李新正

作品数:155被引量:849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中国海域群落结构大型底栖生物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生态学报》《科普创作评论》《环境科学研究》《广西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夏季昌邑海域东、西调查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海洋科学》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赵华 徐勇 李新正 韩庆喜 张悦 王金宝 隋吉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2022YFF0802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6078,4187617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23050304)。
本文以2023年7月莱州湾昌邑海域东、西两个调查断面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资料为基础,对东、西调查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优势种、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并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莱州湾 渤海 
庙岛群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海洋科学》2024年第12期59-71,共13页张悦 徐勇 王金宝 吴忠迅 隋吉星 龚琳 于国旭 李新正 
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资助(202312);庙岛群岛典型岛屿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调查(CHY-CD[2023]1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0607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23050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76178);国家海洋公益项目(201505004-1)。
利用2022年12月、2023年2月和5月在庙岛群岛10个岛屿的砂质潮间带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对其物种组成、优势种、数量分布、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3个季节潮间带定性和定量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18种,定量调查物种数...
关键词:海岛潮间带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物种分布模型在海洋大型底栖动物分布预测中的应用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9期2392-2400,共9页丛佳仪 李新正 徐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2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6078,42176114)资助。
物种分布模型是一种基于环境条件和物种分布数据预测物种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范围和适宜生境的模型工具,主要包括关联模型、机理模型和机理-关联混合模型。在海洋领域,物种分布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预测鱼类、哺乳类和藻类等海洋生物的分布...
关键词:物种分布模型 大型底栖动物 气候变化 关联模型 机理模型 
中国近海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被引量:1
《地球》2023年第5期9-12,共4页丛佳仪 李新正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表面,承载着地球80%以上的生物。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干米,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具有纬度跨度大、气候类型多、水文条件复杂、陆源影响强等...
关键词:气候类型 海洋大国 海洋生物多样性 管辖海域 中国近海 生态系统 水文条件 地球 
探索科普“新思维”
《教育家》2023年第37期38-41,共4页李香玉 李新正 叶影 
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将于9月17日至23日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今年的主题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进入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新...
关键词:科普工作 巾帼建功标兵 科技辅导员 科普教育 自立自强 科学素养 科技馆 全民科学素质 
百问百答
《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第8期96-96,共1页李新正 
深海,是地球上人类最晚认知的世界之一,至今仍充满许多科学之谜。2023年6月24日,中科馆大讲堂邀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典赞·2020科普中国”年度基层科普人物李新正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从生物科学的视角了...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海洋生态学 深海生物 海洋环境 生物科学 基层科普 大讲堂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夏季庙岛群岛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1
《海洋科学》2023年第7期96-110,共15页张悦 于国旭 徐勇 李新正 王金宝 隋吉星 
近海与海岸带信息集成与演示项目(XDA19060201);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资助(202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060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7617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23050304);国家海洋公益项目(201505004-1)
根据2022年8月大潮期间庙岛群岛岛屿的潮间带和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结果,对其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潮间带定量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52种,其中甲壳动物最多(17种);定性...
关键词:庙岛群岛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刍议深海资源宝库与科普创作
《科普创作评论》2022年第4期8-10,共3页李新正 杨立敏 
一、开展深海科普创作的重要性浩瀚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从最初且最原始的“舟楫之便”“鱼盐之利”到现在的海洋环境检测、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生态保护,人类与海洋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海洋的...
关键词:科普创作 海洋资源开发 海洋生态保护 深海资源 海洋环境 鱼盐之利 自然环境 起源和演化 
百问百答
《知识就是力量》2022年第8期96-96,共1页李新正 
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远远大于陆地生物,但人类对海洋的考察和研究却远远落后于陆地。近年来,随着中国多艘海洋科学考察船陆续下海,我们进入了海洋探险的黄金时代。2022年6月25日,中科馆大讲堂邀请中国...
关键词:陆地生物 海洋探险 大讲堂 种类和数量 海洋生物 黄金时代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表面积 
寻梦海洋“外太空”
《知识就是力量》2022年第6期4-7,共4页李新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海洋浩瀚而古老,生物的演变进化离不开海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海洋息息相关。依海而生因海而兴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直接受益于海洋,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无穷尽的资源。很早以前,...
关键词:于海 外太空 鱼盐之利 古代先民 海洋 耕地面积 食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