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30318)

作品数:20被引量:16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少峰王凯王平郜瑭珺梅冥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技论文》《地质科学》《地球物理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前陆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叠加褶皱扬子板块北缘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陆相层序的“非常规”体系域构成:层序地层学的一个重要进展被引量:1
《古地理学报》2017年第3期513-524,共12页姚尧 梅朝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030318)资助~~
在层序地层学的Exxon时代,在强调陆上不整合面形成层序界面的概念体系中,科学家们总结认为,陆相层序形成在基准面上升期间,以一个从聚合的河道相砂岩到孤立的河道相砂岩组成的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为特征,这代表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进步;但是...
关键词:“常规”体系域 “非常规”体系域 陆相层序 层序地层学 研究进展 
The Late Triassic Sequence-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Upper Yangtze Region,South China被引量:11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7年第1期51-75,共25页MEI Mingxiang LIU Shaofeng 
fund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s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41030318)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between the Middle and the Late Triassic, the Indochina orogeny caused two tectonic events in South China:(1) the formation and uplift of the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along the norther...
关键词:Late Triassic sequence-stratigraphic framework upper Yangtze foreland basin upper Yangtze region South China 
四川盆地北缘下侏罗统白田坝组砾岩发育特征及对南大巴山隆升时间的制约被引量:1
《中国科技论文》2016年第21期2402-2408,共7页钱涛 刘少峰 王宗秀 李王鹏 陈心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3031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0022110002)
通过大量详细的野外实际测量工作发现,四川盆地北缘下侏罗统白田坝组底部普遍为沉积砾岩。根据砾岩不同沉积特征将其划分为米仓山砾岩带、大巴山西段砾岩带和大巴山东段砾岩带。米仓山和大巴山西段砾岩带均为砾质冲积扇沉积,大巴山东段...
关键词:沉积学 侏罗系 冲积扇砾岩 实测剖面 南大巴山隆升 
龙门山晚新生代地表剥蚀量的定量估算被引量:4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953-964,1060,共13页王岩 刘少峰 付碧宏 邢树文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K131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1212011220806,12120114051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030318);中国科学院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科学基金项目(No.LCPU2010002)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周边山脉中地形梯度变化最大的山脉.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s,DEM),采用三维残余面法恢复龙门山晚新生代古残余面DEM,并与现代地形面做差值运算,得到研究区域的剥蚀量地形,进而定量估算青衣江、岷...
关键词:龙门山 晚新生代 剥蚀量 定量分析 残余面 构造.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多期褶皱构造的变形特征及叠加关系被引量:11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5年第2期231-240,共10页王凯 刘少峰 姜承鑫 王平 张岩 孟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1030318);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性研究项目(编号:YPH08009);陕西山阳–柞水矿集区1/5万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图编制专题项目(编号:2011BAB04B05)
扬子板块北缘在中生代期间经历多期构造变形,早期形成的构造样式多被后期的构造变形改造破坏,仅在大巴山弧形断裂和大洪山弧形带之间的南漳一带较好地保存了早期的构造变形样式。笔者通过对当阳复向斜北段发育的褶皱构造的构造要素测量...
关键词:叠加褶皱 扬子板块北缘 前陆褶皱逆冲带 
上扬子地区晚三叠世层序地层格架:扬子地台消亡与上扬子前陆盆地形成的地层学效应被引量:14
《地质学报》2014年第10期1944-1969,共26页梅冥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批准号:41030318)
发生在中、晚三叠世之交的印支运动,在中国南方表现为以下构造事件:1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形成与隆升,记录了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的对接碰撞;2中国南方东南部1300km宽的陆内造山带的强烈作用,以及由此造成的前陆褶皱逆冲带的北西向迁移。在...
关键词:扬子地台消亡 上扬子前陆盆地的形成 晚三叠世层序地层格架 上扬子地区 中国南方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前陆带构造变形特征及意义被引量:5
《地质科学》2013年第3期609-625,共17页王凯 刘少峰 王平 姜承鑫 郜瑭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103031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1CB808900);高等学校科学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编号:B0701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性研究项目资助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前陆褶皱逆冲带在中生代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叠加和改造,其复杂的构造样式记录了早期扬子板块与秦岭—大别微板块拼贴碰撞作用以及晚期转入的陆内变形过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扬子板块北缘中段保康—房县地区...
关键词:扬子板块 前陆褶皱逆冲带 构造格架 左行走滑 
基于陆生植被对河流沉积作用的影响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冲积构架:以重庆永川普安剖面为例被引量:7
《古地理学报》2013年第2期143-154,共12页梅冥相 刘少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030318)资助
尽管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和争论,陆生植被对河流沉积作用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地质事实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以煤或泥炭的形式保存下来的碳质物质对河堤的保护,从而促进了曲流河与网状河的发育。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一套含有煤...
关键词:陆生植被 河流沉积作用 须家河组 普安剖面 四川盆地 
龙门山晚新生代均衡反弹隆升的定量研究被引量:10
《现代地质》2013年第2期239-247,共9页王岩 刘少峰 
中国科学院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科学基金项目(LCPU2010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30318)
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交接部位,是青藏高原周边山脉中地形梯度变化最大的山脉,其隆升过程和机制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焦点。晚新生代经过大量的滑坡、泥石流等快速剥蚀作用,龙门山的高程却不断升高。讨论了龙门山构造...
关键词:龙门山 隆升 剥蚀 均衡反弹 数字高程模型 
Mesozoic basin development and its indication of collisional orogeny in the Dabie orogen被引量:13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第8期827-852,共26页LIU ShaoFeng ZHANG GuoWei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030318 and 91114203)
The Dabie orogen underwent deep continental subduction, rapid exhumation, and the huge amount of erosion during the Mesozoic. Its tectonic evolution, especially how its evolution was recorded by sedimentary basins at ...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 盆地发育 碰撞造山 中生代 大别山造山带 超高压变质岩 大陆深俯冲 快速折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