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2050)

作品数:8被引量:4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进江张波闫淑玉郑亚东王晓先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天然气工业》更多>>
相关主题:构造样式MOERNEASTSIGNIFICANCE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EBSD技术利用方解石双晶恢复古应力方向的研究被引量:3
《地质科技情报》2016年第4期50-54,共5页闫淑玉 张波 张进江 吴景富 赵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2050,40872149)
方解石机械e-双晶是低温、低围压和低有限应变下主要的晶体塑性变形机制。假设方解石双晶面为剪切面,双晶形成方向平行于最大有效剪应力方向,最大主应力(σ1)和最小主应力(σ3)与主晶c-轴和e-双晶法线四者共平面,与c-轴夹角分别为71°...
关键词:方解石 e-双晶 EBSD技术 古应力方向 c-轴 
川中威远低缓隆起区三叠系地层中的构造解耦记录及其构造暗示被引量:9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262-272,共11页谷志东 闫淑玉 张波 张进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2050)资助
通过对四川盆地中央平缓区内威远隆起三叠系地层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解析发现,下三叠统地层呈近南北走向的宽缓褶皱变形,而其上覆中、上三叠统地层和下伏古生界地层均为近东西和北东走向的褶皱–断裂构造形迹,表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地...
关键词:威远隆起 三叠系 构造解耦 印支期 古隆起 油气藏 
盆地腹地隆起带内高角度变形带构造样式新解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期79-91,共13页张波 张仲培 张进江 闫淑玉 王晓先 郑亚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205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在总结岩石变形理论和砂箱模拟实验研究进展基础上,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和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对塔里木盆地腹地巴楚隆起区的高角度变形带的构造属性进行了全新的分析和解释,认为形成隆起的部分高角度构造为大型膝褶带。巴楚隆起内的...
关键词:最大有效力矩准则 高角度变形带 膝褶带 褶皱 
塔里木盆地巴楚褶皱带构造几何学及其构造物理模拟被引量:6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期92-104,共13页张波 闫淑玉 张仲培 张进江 郑亚东 王晓先 王盟 王佳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205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基于精细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观测,结合砂箱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将塔里木盆地巴楚褶皱带解释为不同规模膝褶带形成的大型背斜构造,与断裂作用无关。新解释强调巴楚褶皱带为膝褶型背斜变形,系膝褶带围限而形成的褶皱。该类型构造具有如下...
关键词:巴楚褶皱带 几何学 膝褶带 断层 模拟实验 
膝褶带构造及其地球物理正演被引量:5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期105-115,共11页张波 张仲培 郑亚东 张进江 闫淑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205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通过构建一系列理想的膝褶带地质模型,利用四阶有限差分法单炮记录正演模拟方法,对各类型膝褶带在地震反射剖面上的图像几何学特征进行了正演。正演结果分析表明:1)在地震剖面上,膝褶带变形样式不同于断层构造样式,膝褶带在地震剖面上...
关键词:膝褶 地质模型 速度模型 正演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东缘碧罗雪山-崇山剪切带北段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7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第7期945-959,共15页张波 张进江 钟大赉 王晓先 曲军峰 郭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批准号:4080205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07042006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基金(编号:GPMR0937)资助
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东缘的新生代碧罗雪山-崇山剪切带出露各类构造岩,其西侧翼主要为片麻岩带,以条带片麻岩、眼球状糜棱岩化片麻岩和混合片麻岩为特征,东侧翼为糜棱岩化片岩带;基于野外构造-组构几何关系和叠加-改造痕迹,可识别出多...
关键词:碧罗雪山-崇山剪切带 新生代 构造-组构 多期变形 
Structural feature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the northernmost segment of the Tertiary Biluoxueshan-Chongshan shear zone,east of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被引量:11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1年第7期959-974,共16页ZHANG Bo ZHANG JinJiang ZHONG DaLai WANG XiaoXian QU JunFeng GUO Lei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for Young Foundation (Grant No. 40802050);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 No. 20070420065)
Here we describe ductile, ductile-brittle and brittle deformation styles in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Tertiary Biluoxue- shan-Chongshan shear zone lying to the east of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In the northern...
关键词:Biluoxueshan-Chongshan shear zone TERTIARY structure polystage deformation 
膝褶、膝褶带、共轭膝褶带——一种可能的新型油气构造样式被引量:9
《天然气工业》2010年第2期32-39,71,共9页张波 李生福 张进江 郑亚东 张仲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0205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070420065)
受控于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的共轭膝褶带,是各向异性岩石中较为常见的构造变形样式,依据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资料及勘探实践成果,结合膝褶带几何学、形成机制以及地球物理资料解释成果等综合分析认为,大型膝褶带和共轭膝褶带可能被误解...
关键词:膝褶 膝褶带 共扼膝褶带 褶皱 最大有效力矩 含油气构造 构造圈闭 油气聚集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