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51023)

作品数:11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任美衡任东华颜小芳更多>>
相关机构: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争鸣》《重庆社会科学》《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小说评论》更多>>
相关主题: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叙事视角新现实主义审美特征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茅盾文学奖的“现实”书写及其反思
《小说评论》2012年第3期31-37,共7页任美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三十年长篇小说审美经验反思"(项目编号:09YJC751023);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茅盾文学奖研究"(项目编号:09B018)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文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长篇小说领域,更出现了“勃发”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十年已出版了3万部,还不包括网络上数以百万计的产品,相关的长篇小说奖项也就层出不穷。这些作品广泛地涉及到了古今中...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 反思 书写 当代文学 长篇小说 改革开放 三十年 题材 
论茅盾文学奖的历史叙事及其批判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51-154,共4页任美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三十年长篇小说审美经验反思"(09YJC751023);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茅盾文学奖研究"(09B018)
在茅盾文学奖中,历史题材的作品显示出了特别的优势,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基本上囊括了新时期以来经典的历史小说。由于历史题材拉开了与现实的距离,祛除了书写的诸多顾忌,给作家创造了至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加之思想的解放,尤其是西...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 历史观 叙事批判 
民族书写视角的《秦腔》与《百年孤独》被引量:1
《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94-100,共7页任美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三十年长篇小说审美经验反思"(项目编号:09YJC751023);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茅盾文学奖研究"(项目编号:09B018)
通过对《秦腔》与《百年孤独》的乡土经验、生命哲学、在场书写等方面的考察,发现茅盾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民族书写与世界意义是融会贯通的。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民族书写 
近三十年长篇小说的精神流脉及其拓展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1年第8期70-73,共4页任美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三十年长篇小说审美经验反思";项目编号:09YJC751023
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的发展遭到了一些非议,不过,也有人认为,如果从创作实践来看,还是充分地体现了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如对农村、都市、改革、军事、知识分子、女性、历史等重大题材,主体性、意识流、象征技术、荒诞手法...
关键词:长篇小说 三十年 精神 重大题材 创作实践 知识分子 荒诞手法 审美形式 
论茅盾文学奖的乡土意识——茅盾文学奖乡土题材作品的考察与批判
《当代文坛》2011年第3期46-49,共4页任美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三十年长篇小说审美经验反思"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YJC751023;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茅盾文学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B018
茅盾文学奖的乡土题材作品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意识,主要表征为骚动的时代情绪、焦虑的现代化想象、矛盾的价值取向和暧昧的家园意识,通过分析与批判它们内在的涵义,可以把握近三十年中国乡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轨迹及其变迁,从而为未来发...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 乡土题材 乡土意识 
近三十年茅盾文学奖审美经验反思被引量:5
《小说评论》2011年第3期4-11,共8页任美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三十年长篇小说审美经验反思"。项目编号:09YJC751023;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茅盾文学奖研究"项目编号:09B018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茅盾文学奖逐渐形成了部分基本的审美特征,如叙事视角的多元化,正面的价值取向,新现实主义的多边拓展,史诗叙述的精神化,等等。在当代文学不断"世界化"的过程中。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 审美经验 三十年 反思 叙事视角 新现实主义 审美特征 当代文学 
论张洁文学创作的现代转型——以《沉重的翅膀》和《无字》为例被引量:2
《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93-97,共5页任美衡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三十年长篇小说审美经验反思"(09YJC751023);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茅盾文学奖研究"(09B018)的阶段性成果
从1980年代至今,张洁的文学创作发生了深刻的现代转型,主要表现为叙述主题、叙述对象、叙述思维等方面的变革,既有复杂的原因,也不乏深刻的意义及局限性。
关键词:张洁 文学创作 现代转型 
论迟子建文学叙事的民族性被引量:2
《当代文坛》2011年第1期63-66,共4页颜小芳 任东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三十年长篇小说审美经验反思"项目编号09YJC751023;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茅盾文学奖研究"项目编号09B018的阶段性成果
在迟子建复杂的文学叙事中,地方知识、中国现实与形象诗学、传统的复活及现代化、修辞论美学是其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值得深刻地关注。
关键词:迟子建作品 文学叙事 民族性 
《张居正》:时空的魅力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11期28-29,79,共3页任美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三十年长篇小说审美经验反思"(项目编号:09YJC751023);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茅盾文学奖研究"(项目编号:09B018)
《张居正》能取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时间的修辞化、空间的策略化和时空机制的动态化所形成的独特的时空叙事及其对经典现实主义的突破。
关键词:《张居正》 时间的修辞化 空间的策略化 时空机制的动态化 
论《尘埃落定》的想象诗学
《当代文坛》2010年第4期92-95,共4页任美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三十年长篇小说审美经验反思"[项目编号:09YJC751023];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茅盾文学奖研究"[项目编号:09B018]阶段性成果
《尘埃落定》以想象力为杠杆,建构了神秘、奇幻的艺术世界与丰富、深刻的想象诗学,展示了独特的文学创作意义。
关键词:阿来 尘埃落定 想象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