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SH014)

作品数:4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芳苓王兴骥杜双燕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贵州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黑社会性质组织角色行为结构特征首领防控对策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转型期社会失范的生成根源及化解机制重构——以西南民族地区为研究重点被引量:1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8年第2期20-33,共14页周芳苓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成机制及治理对策研究”(10BSH014)的阶段成果
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提升"失范范畴"对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洞察力、解释力和建构性。分析表明,从生成根源看,资源配置"失衡"、社会控制"乏力"、社会结构"紧张"等成为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失范产生的根源所在,并造成多重不...
关键词:社会失范 生成根源 化解机制 西南民族地区 
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基本构成与行为特征——基于129个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104-109,共6页周芳苓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成机制及治理对策研究"(10BSH014)
本文利用重庆、贵州、四川、云南、陕西、新疆、甘肃等西部省区(市)涉黑组织的调查数据,旨在客观考察和审视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这一特定人群的基本构成及特点、角色行为及特征,并由此引导人们深度认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成、演化、...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 结构特征 角色行为 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形成的文化意识原因探析被引量:1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113-119,共7页杜双燕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0BSH014)
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形成的文化意识原因,既具有与全国其他地区相一致的因素,也具备一些区域性文化元素。归根结底表现为主流文化与犯罪亚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作为逆主流文化而动的反文化、反主流文化、反社会的极端越轨文化,在黑社...
关键词: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 犯罪亚文化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防控对策研究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63-68,共6页王兴骥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成机制及治理对策研究"(批准号:10BSH014)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案例分析,研究其基本特征,可得出结论: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还处于初级阶段,犯罪组织以松散型的犯罪形态为主,活动地域范围较小,组织成员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具有明显的经济特征和暴力特征。同...
关键词:贵州 黑社会犯罪组织 防控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