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231)

作品数:11被引量:11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段文标陈立新魏全帅王丽霞杜珊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生态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林隙红松阔叶混交林地统计学微气候混交林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林隙大小对不同林型天然红松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被引量:8
《生态学杂志》2015年第8期2077-2084,共8页段文标 景鑫 周美珩 陈立新 龚建美 张玉双 赵莹 秦必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66);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231和C20150573);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启动项目(2012-258);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201310225085和201410225158)资助
在天然红松混交林3种不同林型(椴树红松混交林(TP)、云冷杉红松混交林(PAP)、枫桦红松混交林(BP))内,各选取小、中、大3个林隙,并分别以各自的郁闭林分作为对照,分析了2012年6—9月各林型不同大小林隙及其郁闭林分0~10 cm的土...
关键词:天然红松混交林 林隙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内丘坑复合体特征及分布格局
《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第11期3076-3082,共7页段文标 魏全帅 乔璐 陈立新 王婷 张鑫 顾伟 孙虎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66);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RC2012LX002018);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启动项目(2012-258)资助
对小兴安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大小林隙及郁闭林分内丘坑复合体特征及分布格局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大、中、小林隙及郁闭林分中丘坑复合体的丘宽、丘高、丘厚均大于与之对应的坑宽、坑长、坑深.大林隙内丘...
关键词:红松阔叶混交林 林隙 丘坑复 合体 分布格局 
林隙与凋落物对天然红松混交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2
《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第2期232-237,共6页周美珩 龚建美 段文标 陈立新 景鑫 李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666);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231);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RC2012LX002018);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资助项目(201310225085);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启动项目(2012-258)
在天然红松混交林3种不同林型(椴树红松混交林(TP)、云冷杉红松混交林(PAP)、枫桦红松混交林(BP))内,各选取小、中、大3个代表性的林隙,将其作为试验样地,并分别以各自的郁闭林分作为对照。2012年6月,在TP林隙及郁闭林分内不同位置的土...
关键词:天然红松混交林 林隙 凋落物 水溶性有机碳 
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大小林隙内丘坑复合体微气候动态变化被引量:6
《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第3期702-710,共9页魏全帅 王敬华 段文标 陈立新 王婷 韩冬荟 顾伟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66);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RC2012LX002018);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启动项目(2012-258)资助
2012年5月,在小兴安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混交林2.55 hm2的固定样地内,调查了由掘根风倒形成的38对丘坑复合体所处的7个小林隙、5个中林隙和3个大林隙以及7个郁闭林分的基本状况.于2012年6—9月,每月选定6个典型晴天,测定处...
关键词:红松阔叶混交林 林隙 丘坑复合体 微气候 
阔叶红松林林隙对凋落物碳和氮的影响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27期11035-11037,11104,共4页周美珩 段文标 陈立新 景鑫 龚建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66);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231);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RC2012LX002018);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资助项目(201310225085)
为了解林隙大小及林隙内位置对凋落物组成的影响,在伊春市带岭区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阔叶红松林内,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林隙作为试验样地,并以郁闭林分为对照。在每个林隙的中心点、通过中心点的南北一东西方向到扩...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 林隙 凋落物 碳含量 氮含量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特征被引量:22
《生态学报》2013年第17期5234-5244,共11页刘少冲 王敬华 段文标 陈立新 王丽霞 杜珊 赵健慧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L13BA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66);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RC2012LX002018);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231)
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隙的线状密度为31.78个/km,冠空隙和扩展林隙所占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5.71%和30.78%;冠空隙的年干扰频率为0.46%,干扰轮回期约为434.8a。冠空隙的大小变化在42.12—372.52m2...
关键词:小兴安岭 阔叶红松混交林 林隙特征 
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和掘根微立地对小气候的影响被引量:11
《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第8期2097-2105,共9页段文标 杜珊 陈立新 王丽霞 魏全帅 赵健慧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231);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RC2012LX00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66);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启动项目(2012-258);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0-1561)资助
在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混交林2.55hm2样地内,选取由掘根倒木形成且具有坑和丘微立地的3个代表性林隙,并以空旷地和郁闭林分为对照,利用多通道HOBO自动气象站于2011年7—9月测定了不同大小林隙中心和丘顶部的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相对...
关键词:阔叶红松混交林 林隙 丘顶部 微立地 小气候 
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大小及光照对草本植物的影响被引量:48
《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第3期614-620,共7页段文标 王丽霞 陈立新 杜珊 魏全帅 赵健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66);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RC2012LX002018);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231);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校级创新性实验项目(201210225097);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启动项目(2011-508);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0-1561)资助
在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中选取的6个林隙内,以每个林隙中心为起点,沿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每隔2m平行布置1个1m×1m的固定样方.2011年6月和9月利用估测法测定样方内不同高度等级草本植物的覆盖度和多度,记载样方内基质特征.6—9月每月...
关键词:红松阔叶混交林 林隙大小 相对光强 草本植物 
红松阔叶混交林中坑和丘的微立地特征及其对植被更新的影响被引量:12
《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第3期633-638,共6页杜珊 段文标 王丽霞 陈立新 魏全帅 李猛 王利冬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66);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RC2012LX002018);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启动项目(2011-508);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0-1561)资助
2011年8月,在红松阔叶混交林2.55hm2的样地内,调查了42株倒木及其形成的坑和丘复合体的微立地特征及其植被更新状况,测定了丘顶、丘面、坑壁、坑底、完整立地5个微立地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结果表明:在...
关键词:红松阔叶混交林 掘根倒木 坑和丘 微气候 植被更新 
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浅层土壤温度的异质性被引量:13
《生态学杂志》2013年第2期319-324,共6页李猛 刘洋 段文标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66);哈尔滨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RC2012LX002018)资助
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布点,通过对生长季内林隙各样点浅层土壤温度的连续观测,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林隙浅层土壤温度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林隙浅层土壤温度不同空间样点之间存在...
关键词:红松阔叶混交林 林隙 浅层土壤温度 地统计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