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双

作品数:7被引量:4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云冷杉林林隙主要种群种群结构种间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生态学杂志》《应用生态学报》《林业科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云冷杉林林隙内倒木腐烂等级及其形成的微立地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2
《应用生态学报》2018年第12期3977-3985,共9页段文标 曲美学 陈立新 张玉双 李少博 段文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627;31770656)资助~~
为揭示倒木腐烂等级及其形成的微立地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了小兴安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谷地云冷杉林由倒木形成的林隙内不同腐烂等级倒木形成的3种微立地(丘顶、坑底和倒木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容重、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
关键词:丘坑微立地 土壤理化性质 化学计量 倒木腐烂 
哈尔滨城市森林土壤对污水的净化能力被引量:6
《生态学杂志》2018年第7期2130-2138,共9页段文标 段文靖 陈立新 沈海龙 韩冬荟 曲美学 Amadou Touré 张玉双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07B06-5)资助
为探明城市森林不同林型土壤对污水净化能力,为水岸防护林的配置提供依据,选择哈尔滨市城市林业示范基地内代表性的3种人工林(蒙古栎、黄檗、水曲柳)为研究对象,将无植被生长的裸地作为对照,通过室内土柱模拟法,定期采集马家沟污水进行...
关键词:森林土壤 污水处理 原状土柱 淋滤 
不同林型天然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和枯叶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碳的影响被引量:4
《林业科学研究》2017年第2期268-275,共8页段文标 龚建美 周美珩 陈立新 张玉双 李梦薇 翟亚坤 关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627;31270666);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5057);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资助项目(201310225085);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启动项目(2012-258)
[目的]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天然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凋落物放置位置和采样时间对土壤微生物碳(SMBC)的影响,揭示影响本地区SMBC变化的因素,为天然红松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天然红松混交林3...
关键词:林隙 土壤微生物碳 凋落物 放置位置 天然红松混交林 
阔叶红松林主要种群及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10
《林业科学研究》2016年第3期395-401,共7页张玉双 段文标 杜珊 段文靖 王安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66);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5057);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启动项目(2012-258)
[目的]分析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固定样地内主要种群及掘根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为本地区阔叶红松林的长期经营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野外调查和数据统计,利用点格局分析方法揭示了2.55 hm2样地内重要值排在前4位的种群在不同...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 种群结构 林隙形成木 点格局分析 种间关联性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主要种群及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被引量:10
《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第10期2928-2936,共9页景鑫 段文标 陈立新 王婷 杜珊 张玉双 陈启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50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66);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启动项目(2012-258)资助
调查了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1.5 hm2(100 m×150 m)固定样地内的物种组成和径级结构,用点格局方法分析样地内主要种群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以及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样地内胸径≥2 cm的乔木有13种,种群密度差异大,重要值在...
关键词:云冷杉林 种群结构 林隙形成木 点格局分析 种间关联性 
云冷杉林风倒区坑丘微立地微气候因子时空变化及其与土温的关系被引量:3
《林业科学研究》2015年第4期508-517,共10页段文标 王金铃 陈立新 景鑫 张玉双 魏全帅 杜珊 赵莹 秦必达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50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66);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启动项目(2012-258);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RC2012LX002018);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201410225158)资助
为了揭示云冷杉林生长季坑丘微立地上微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以及PPFD、RH、SWC与不同深度Ts的相关性。2013年7—9月在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风倒区1.50hm2的固定样地内,测定所有35对坑丘微立地(丘顶、丘面、坑底、坑壁)的光量子通量...
关键词:丘顶 坑底 微气候因子 土壤温度 
林隙大小对不同林型天然红松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被引量:8
《生态学杂志》2015年第8期2077-2084,共8页段文标 景鑫 周美珩 陈立新 龚建美 张玉双 赵莹 秦必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66);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231和C20150573);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启动项目(2012-258);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201310225085和201410225158)资助
在天然红松混交林3种不同林型(椴树红松混交林(TP)、云冷杉红松混交林(PAP)、枫桦红松混交林(BP))内,各选取小、中、大3个林隙,并分别以各自的郁闭林分作为对照,分析了2012年6—9月各林型不同大小林隙及其郁闭林分0~10 cm的土...
关键词:天然红松混交林 林隙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