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SH032)

作品数:7被引量:8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乾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杭州市委党校中共嘉兴市委党校杭州行政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城乡建设》《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长白学刊》《理论探索》更多>>
相关主题:传统村落城乡统筹发展历史村镇文化遗产新型城镇化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城镇化过程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对策被引量:30
《城乡建设》2014年第8期6-13,共8页周乾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SH032)<我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
关键词:城镇化过程 传统村落 建筑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城镇化 旅游开发 城乡统筹发展 生态资源保护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思考被引量:34
《长白学刊》2013年第5期144-149,共6页周乾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证研究"(10BSH032)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然而,长期以来,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村落快速消亡,千村一面、万村一貌的"特色危...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传统村落 保护发展 
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开发--基于中国“四大名镇”的经验启示被引量:8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3期118-124,共7页周乾松 徐连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证研究》(10BSH032)阶段性成果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利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要求和重大文化工程。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镇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经验...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 保护与开发 模式 对策 
杭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与对策被引量:4
《城市观察》2012年第2期70-77,153,共9页周乾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历史城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0BSH032)的阶段性成果
加强杭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设"东方名城文化强市",对于树立杭州文化形象品牌,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综合竞争力,提升杭州核心价值观,增强市民凝聚力创造力,促进杭州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杭州 文化遗产 文化名城 
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被引量:5
《理论探索》2011年第4期86-90,共5页周乾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证研究"(10BSH032);负责人周乾松
加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我国在城市转型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被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取得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但是在其保护利用中也存在着诸如主观认识不到位、追求政...
关键词:历史村镇 文化遗产 保护 利用 
加强我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思考被引量:5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8期28-29,60,共3页周乾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SH032)<我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证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加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我国在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与实践难题。尤其在"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强历史村镇乡土建筑保护、乡土文化传承。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 村镇 历史 城乡统筹发展 一体化过程 非物质文化 保护利用 精神家园 
“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被引量:8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21-25,共5页周乾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10BSH032)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己取得很大成绩,北京、深圳、上海、长沙、杭州等城市己成为先发地区...
关键词:文化创意 产业 发展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