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25804)

作品数:8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翠莲王彩霞苏惠付海波樊素芳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分子科学学报》《应用科技》《化学通报(中英文)》《河南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紫外光谱荧光光谱乙酰水杨酸催化六氢吡啶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N-(取代)-1,3,4-噻二唑基香豆素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光谱特性被引量:1
《分子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416-421,共6页王彩霞 樊素芳 杨国玉 徐翠莲 梅因昂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5804);河南省教育厅自然基金资助项目(2009A150012)
用6-氯香豆素-3-甲酰氯(Ⅰ)和5-(取代)-2-氨基-1,3,4-噻二唑(Ⅱa-Ⅱi)作用合成了9种新的目标化合物(Ⅲa-Ⅲi),用HRMS,IR和1 H NMR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紫外...
关键词:香豆素酰胺 合成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新的N-苯并噻唑基香豆素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光谱特性被引量:2
《分子科学学报》2010年第6期405-409,共5页王彩霞 徐翠莲 付海波 李冬 樊素芳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5804);河南省教育厅自然基金资助项目(2009A150012)
用具有光学活性和生物学活性的2类化合物(取代)香豆素-3-甲酰氯和2-氨基苯并噻唑作用合成了4种新的兼具香豆素骨架和苯并噻唑基的化合物(3a-3d),用HRMS,IR和1H NMR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
关键词:香豆素酰胺 合成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PMMA/MWNT纳米复合材料原位合成及性能被引量:2
《河南科学》2010年第12期1521-1525,共5页王志敏 徐翠莲 刘朝晖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5804)
利用相转移反应在羧基化碳纳米管的表面引入具有反应活性的苯乙烯双键,利用双键的反应性,与MMA单体进行自由基原位聚合反应,得到PMMA修饰的碳纳米管.这种聚合物修饰的碳纳米管可以在对PMMA有溶解效力的有机溶剂中溶解,利用FTIR,TGA,TEM...
关键词:碳纳米管 表面修饰 纳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含苯并噻唑基香豆素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谱研究被引量:1
《化学通报》2010年第11期1018-1022,共5页王彩霞 徐翠莲 杨国玉 付海波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5804)资助
由取代香豆素-3-甲酰氯和5-氯-2-氨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合成了4种N-(5-氯)苯并噻唑基香豆素酰胺类化合物Ⅲa~Ⅲd,经HRMS、IR、1H NMR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紫外光谱,得到了各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摩尔吸收系数(εmax...
关键词:香豆素酰胺 合成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微波辐射六氢吡啶催化快速合成乙酰水杨酸的研究被引量:2
《应用科技》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赵士举 金秋 苏惠 李伟 徐翠莲 
国家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2004BA525804)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微波辐射加热,六氢吡啶为催化剂,快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通过正交试验及直观分析,探索出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通过方差分析,得出了影响次序和程度.该方法为高效、环保、低能合成乙酰水杨酸提供了新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乙酰水杨酸 微波 六氢吡啶 合成 正交试验 
PtBA/PtBA_(133)-b-PS_(20)/MWNT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河南科学》2009年第11期1362-1365,共4页王志敏 袁超 刘朝晖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5804)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备了一组不同PS嵌段长度的聚丙烯酸叔丁酯-b-聚苯乙烯(PtBA113-b-PSn)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研究发现,PS嵌段聚合度较小的PtBA133-b-PS20嵌段聚合物可以在乙醇中有效地分散多壁碳纳米管(MWNT).以此嵌段...
关键词:碳纳米管 纳米复合材料 相容剂 嵌段聚合物 力学性能 
六氢吡啶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研究被引量:2
《河南科学》2008年第12期1471-1473,共3页徐翠莲 陈伟 宛新生 苏惠 党玉丽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5804)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以六氢吡啶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酰水杨酸,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水杨酸与乙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3,六氢吡啶为水杨酸质量的17%时,在83℃反应55min,乙酰水杨酸的产率可达88.4%.
关键词:六氢吡啶 乙酰水杨酸 合成 反应条件 催化 
拔节期与抽穗期玉米抗纹枯病相关QTL的初步定位被引量:16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6年第2期139-144,共6页赵茂俊 高世斌 张志明 荣廷昭 潘光堂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45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25804);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2003-Q03)资助。
以玉米自交系R15(抗)×478(感)的F_2分离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包含146个SSR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覆盖玉米基因组1666 cM,平均图距11.4 cM。通过麦粒嵌入法对229个F_(2:4)家系进行人工接种纹枯病菌,于玉米拔节期和抽穗期进行纹枯...
关键词:玉米 纹枯病 QTL定位 不同发育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