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20121101011)

作品数:36被引量:26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红王晓军李晋昌杨永刚苏志珠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伊利诺伊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学学报》《水土保持通报》《中国环境科学》《冰川冻土》更多>>
相关主题:土壤水分同位素晋西北沉积物覆被变化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晋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演变与模拟被引量:25
《生态学报》2020年第1期257-265,共9页郝晓敬 张红 徐小明 王荔 崔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93,U1810101);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20121101011);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1601D021111)
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未来发展情景对区域土地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处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的晋北地区为研究区,获取其2010、2015年的土地利用覆被(Land use/land cover,LULC)数据,选取高程、人口、经济、...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驱动因子 情景模拟 CLUE⁃S模型 
基于改进沙丘活动指数的晋北地区土地沙化风险动态分析被引量:2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年第5期95-100,共6页王云霞 张红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20121101011);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01D221216)资助
土地沙化是全球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晋北地区由于地处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土地沙化是该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文中在传统的沙丘活动指数的基础上,结合地表环境特征对其进行了改进,探讨了基于改进的沙丘活动指数的2001-2012年来晋北地...
关键词:土地沙化 沙丘活动指数 沙化指数 时空格局 晋北地区 
晋北丘陵风沙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被引量:7
《水土保持学报》2018年第6期107-111,共5页张鸾 赵利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609);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20121101011)
通过对山西右玉贾家窑阳坡退耕还林约20年后的4种植被恢复模式(自然恢复草地、油松林、柠条灌丛和油松—柠条林)土壤水分、理化性质、径流量和侵蚀量的测定,探讨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1)4种植被恢复模式0—100c...
关键词:植被恢复模式 水土保持效应 土壤水分 土壤理化性质 
小叶锦鸡儿的组织培养被引量:2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4期845-850,共6页孔冬梅 王兴勇 史智敏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20121101011)
小叶锦鸡儿是一种抗旱性强的落叶灌木,在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方面功能显著。为了探索其组培扩繁的可行性,以茎段和无菌苗为外植体对小叶锦鸡儿进行了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二年生木质化茎段,当年生未木质化的带节茎段具有...
关键词:小叶锦鸡儿 茎段 无菌苗 愈伤组织 腋芽 
晋北地区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7期188-195,共8页王婷 郑帅霖 李深泉 张红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20121101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609)资助
晋北地区是典型的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以晋北地区相应时期的TM影像为数据源,将GIS技术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结合,分析晋北地区1999、2009和2014年的土壤保持量空间分布及其...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土壤保持量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 晋北地区 
晋北风沙区人工林土壤水分及粒度特征被引量:6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8年第2期80-87,共8页郭伟 张鸾 刘爽 张凌云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生态效应研究"(41301609);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人工恢复林草植被与土壤水热环境的互馈机制"(41401618);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晋北沙化土地防治的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20121101011)
以位于晋北风沙区右玉县贾家窑6种人工林地(11 a油松林、21 a油松林、23 a华北落叶松林、17 a油松+柠条混交林、柠条林和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及粒度、计算粒度参数等分析比较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和粒度的变化及分布。结...
关键词:土壤水分 土壤粒度 人工林 风沙区 
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人工植被群落分布格局与多样性被引量:5
《林业资源管理》2017年第6期60-66,共7页张鸾 郭伟 李素清 王晓军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生态效应研究"(41301609);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极端气候背景下生态工程建设对区域植被变化影响的评估研究"(41401643);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晋北沙化土地防治的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20121101011)
为了解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人工植被群落特征与演替动态,选取右玉县贾家窑流域开展人工植被分布格局和生态特征调查,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分析人工植被群落的组成、结构、分布、生长特征以及物种多样性...
关键词:人工植被 数量分析 多样性 丘陵风沙区 
历史时期晋北森林生态系统变迁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2017年第9期116-120,共5页王晓军 王亚文 张鸾 张晓彤 李茹梦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20121101011)
通过对现有历史资料的分析,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我国晋北6个典型历史时期森林生态系统的系统状况、发展诱因、系统后果及系统运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除建国后晋北森林稍有恢复外,历史上晋北的森林生态系统随时间的推移退...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历史时期 变迁格局 人类活动 
流域风化层雨洪调蓄生态机理被引量:3
《生态学报》2017年第13期4610-4618,共9页王晓军 郭妙玲 王兵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20121101011);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201277)
风化层是陆地表面经各种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疏松堆积层,是雨洪调蓄的天然场所,对流域水资源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从复杂开放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风化层雨洪调蓄特征的研究,分析了风化层在流域雨洪调蓄中的生态机理。主要研...
关键词:风化层 雨洪调蓄 生态结构 生态功能 生态机理 
晋北地区1986~20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被引量:17
《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第7期2154-2161,共8页徐小明 杜自强 张红 冯凌 申小雨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20121101011);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201502117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053;41161066);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为定量研究不同时期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不同驱动特征,以地处农牧交错带的晋北地区为例,采用非监督分类与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研究区1986~2010年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状况,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定量分析了不...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驱动力 典范对应分析 不同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