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3-006)

作品数:61被引量:64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章顺利黄雷吴智平张晓庆吕正祥更多>>
相关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特种油气藏》《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海洋地质前沿》更多>>
相关主题: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油气成藏郯庐断裂走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冶金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复杂断块油田隐蔽断层精细识别——以渤中凹陷BZ油田为例被引量:4
《石油地质与工程》2022年第4期1-6,共6页王国强 郭涛 边立恩 于娅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3-006)。
隐蔽断层的识别对复杂断块油田评价过程中的精细构造落实至关重要,但也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本文以渤海海域渤中凹陷西次洼新发现的BZ油田为例,先将地震数据进行保留断层滤波处理,然后将滤波后的数据体分频为一系列单频体,再对单频体进...
关键词:复杂断块 隐蔽断层 保留断层滤波 分频相干 RGB融合技术 
莱州湾凹陷垦利16油田混源油定量判析及勘探前景分析被引量:4
《特种油气藏》2020年第5期74-80,共7页刘庆顺 杨海风 郭涛 温宏雷 李果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近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2011ZX05023-006)。
垦利16油田为莱州湾凹陷高含硫油田,原油普遍具有混源现象,而原油混源程度及分布特征并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综合运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和饱和烃碳同位素法判识混源油,并对其混源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垦利16油田原油普遍具有混源特...
关键词:混源油 生物标志物 饱和烃碳同位素 烃源岩 定量判析 莱州湾凹陷 
辽东湾坳陷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营潍断裂带的表现被引量:6
《石油学报》2019年第S02期79-90,共12页康琳 吕丁友 尚锁贵 高京华 张江涛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近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2011ZX05023-006)资助.
基于最新的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和构造制图对辽东湾坳陷断裂系统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展开了分析,论证了营潍断裂带在辽东湾坳陷的表现形式。研究表明:①辽东湾坳陷的断裂体系可划分为伸展断裂系统和走滑断裂系统,其中,伸展断裂系统包...
关键词:断裂系统 构造变形 新生代 营潍断裂带 辽东湾坳陷 
渤海石臼坨凸起沙河街组深埋藏混积岩成岩作用特征被引量:3
《地质科技情报》2019年第3期63-69,共7页齐玉民 章顺利 吴家洋 吕正祥 
"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近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2011ZX05023-006)
渤海石臼坨凸起沙河街组发育一套湖相混积岩岩性段,呈现出良好的油气显示。利用显微岩石与矿物学观察、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气液包裹体温度分析等方法技术,研究总结了渤海石臼坨凸起古近系沙河街组混积岩的成岩作...
关键词: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混积岩 沙河街组 石臼坨凸起 渤海 
莱州湾凹陷南斜坡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差异分布成因被引量:6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60-66,124,I0005,共9页杨波 杨海风 刘庆顺 孔栓栓 柳永军 吴景超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3-006)
根据原油宏观地球化学特点,结合原油沉积环境及成熟度特征划分原油成因类型,分析莱州湾凹陷超压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明确南斜坡油气差异成藏规律。结果表明:莱州湾凹陷南斜坡原油可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分别为沙三淡水型、沙四咸化型和混...
关键词:原油成因类型 高硫原油 生物标志物 超压 油气成藏 莱州湾凹陷 
岐口凹陷侏罗系微晶石英包壳特征及形成机制被引量:6
《新疆石油地质》2018年第5期537-541,共5页章顺利 吕正祥 熊晨皓 纪萍 齐玉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3-006)
自生微晶石英包壳、石英次生加大是渤海湾盆地岐口凹陷侏罗系储集层砂岩中重要的自生矿物,在深埋藏条件下,储集层拥有较多的与微晶石英有关的原生孔隙。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研究区...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 岐口凹陷 侏罗系 砂岩储集层 微晶石英 原生孔隙 
稠油油藏AVO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8年第3期545-551,共7页谢祥 吴奎 张金辉 高京华 樊建华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近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2011ZX05023-006)资助
由于特殊的温压环境和形成机制,稠油油藏的密度与水非常接近,导致含稠油地层与含水地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十分相似,致使应用AVO技术识别稠油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在稠油油藏AVO敏感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AVO技术开展稠油油藏储...
关键词:AVO技术 稠油油藏 储层物性 流体替换 孔隙度替换 正演模拟 
辽东湾坳陷新生代走滑断裂体系及其成因被引量:5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8年第2期40-47,共8页何京 吴奎 张江涛 彭靖淞 
"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近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2011ZX05023-006)
渤海湾盆地为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其发育演化受控于郯庐走滑断裂带。基于最新的三维连片地震精细解释,运用沙箱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辽东湾坳陷新生代断裂体系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辽东湾坳陷发育7条主干断裂,形成凹凸相间的...
关键词:辽东湾坳陷 新生代 郯庐断裂 走滑量 差异构造演化 辽东凸起 物理模拟 
辽中凹陷南洼A走滑构造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3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7年第6期1-6,共6页刘丰 吴奎 王冰洁 张如才 郑彧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近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2011ZX05023-006)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结果,在辽中凹陷南洼A识别出两条主干走滑断层,受其发育特征差异性的控制,形成了不同的伴生构造类型。结合物理模拟实验对其构造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两条主走滑断层两侧在不同位置应力条件和活动性的...
关键词:辽中凹陷 走滑断裂 断裂特征 构造特征 
渤中凹陷西洼中央构造带新近系油气差异富集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被引量:3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46-54,共9页郭瑞 张新涛 徐春强 杨传超 张震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3-006)
为了揭示渤中凹陷西洼中央构造带新近系油气差异富集规律,分析古隆起的发育特征、断层活动性、断—砂耦合接触关系及断层侧封条件,明确新近系油气差异富集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古隆起发育控制油气的宏观分布,其汇烃效率的强弱决定油气...
关键词:渤中凹陷西洼 新近系 油气成藏 古隆起 断层活动性 断一砂耦合 断层侧封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