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770106)

作品数:5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健梅程龙朱悦梅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史》《中国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对峙政区建置北宋屯田行政区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从汉中东三郡的政区建置看魏国战略目标的调整与实现被引量:4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90-97,共8页陈健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70106)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平定张鲁、据有汉中,随即按照山川形便将汉中分置为四郡,相对于汉中盆地所在的汉中郡,位于东部西康盆地和鄂西山地的三郡被称为"东三郡"。在魏、蜀对汉中的争夺中,东三郡一度随汉中入蜀,又因孟达叛蜀而再度入...
关键词:东三郡 魏国 政区建置 战略目标 
从政区建置看吴国在长江沿线的攻防策略--以吴、魏对峙为背景的考察被引量:3
《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1期71-85,共15页陈健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70106)研究成果
自孙策渡江,经过孙策、孙权两位吴主溯江而上的拓境,吴国实现了"全据长江"以割据一方的立国蓝图。三国鼎立期间,吴、蜀以联盟为主,吴国西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战争集中在与魏国对峙的江淮、江汉之间。吴、魏对峙中,吴国依托长江,通过相...
关键词:吴国 魏国 长江 政区建置 攻防策略 
魏吴对峙中魏国的攻防体系与战略目标——基于行政区与军事区的考察被引量:5
《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113-122,共10页陈健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70106)
文章依据军事区及其战略目标的定位将魏国沿江军事部署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攻防体系,通过对军事区和行政区的考察,对魏吴对峙中魏国的攻防体系及其战略目标作一全面梳理,以求从军事地理角度解读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
关键词:行政区 军事区 三国时期 魏国 吴国 
北宋西北沿边屯田的空间分布与发展差异被引量:7
《中国农史》2007年第3期57-69,共13页程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十三世纪以前中国军事地理研究"(05JJD770106)
屯田是宋军在对西夏作战中粮食补给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重点讨论宋夏战争背景下西北屯田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发展差异。文章指出,屯田在宋夏灵州之战中开始出现,并逐渐由临时补给措施转化为常规补给方式。庆历时期,西北屯田在鄜延路、...
关键词:北宋 西北沿边 屯田 
唐蕃战争中的应龙城刍议被引量: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1-13,共3页朱悦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十三世纪以前中国军事地理研究"(05JJD7701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应龙城是唐朝将领哥舒翰于青海湖海心岛上构筑之军城,旨在防御吐蕃在结冰期穿越青海湖向唐军发起进攻。由于该城地处青海湖中央,且岛屿面积较小,故学术界多怀疑其存在的意义,甚至认为是史书的虚构。本文从历史军事地理角度,指出该城是...
关键词:吐蕃 唐朝 军事地理 应龙城 青海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