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22107)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于树军刘绍信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论坛》《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合作化小说伦理秩序叙事话语修辞阐释性别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志同道不合”与“志同道合”——论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中的两种主要结构模式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30-35,共6页于树军 
2012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2522107)
"十七年"合作化题材小说中的情爱叙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当时主流政治话语的强力规训下,情爱叙事失去了其本来的面目。"儿女情"被革命、阶级话语深深地压抑和遮蔽了,而呈现出来的乃是两种最为典型的"志同道不合"式与"志同道合...
关键词:合作化小说 情爱叙事 主流意识形态 叙事干预 
“他者化”的自我——合作化小说女主人公形象的性别修辞阐释被引量:2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8-12,共5页于树军 
2012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950至1970年代合作化小说叙事研究"(12522107)阶段性成果
合作化小说叙事中有两类女性人物形象非常特别:一类是有着"男性化"倾向的女模范、"女英雄"形象;一类是对农民"新人"大胆、主动追求的觉醒了的女性形象。作家在塑造这两类女性主人公形象时运用了独特的性别修辞手法,将其纳入到革命政治...
关键词:合作化小说 性别修辞 女性意识 编码化 自我主体性 
艰难的啮合——谈合作化小说叙事话语的裂隙问题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104-106,共3页于树军 
2012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950至1970年代合作化小说叙事研究"(12522107)
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合作化小说叙事中被嵌入了强势的主流权力话语,致使合作化小说叙事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文学创作的审美特性,文学自身的主体性被剥夺而处于被政治意识形态压抑和规训的状态。但是,这又不能一概而论,在赵树理、周立波等...
关键词:合作化小说 叙事成规 叙事话语 裂隙 
新乡村政权与伦理秩序的想象与重构——合作化小说叙事中的“改造”模式及其阐释被引量:2
《学术论坛》2012年第9期75-80,共6页于树军 刘绍信 
2012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950至1970年代合作化小说叙事研究"(12522107)阶段性成果
动员、改造农民参加合作化是50至7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主题表现的重心所在,在合作化小说叙事中,主要是从乡村政权与乡村伦理宗法秩序的重构乃至身体上的"劳动改造"等一系列有着共性特征的情节模式将"动员"与"改造"这一国家话语形象有力地...
关键词:合作化小说 新人英雄 改造叙事 “改造”模式 想象与重构 
新乡村社会政权与伦理秩序的代言人——谈合作化小说中“新人”形象及身份修辞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85-90,共6页于树军 
2012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950至1970年代合作化小说叙事研究"(12522107)
50至70年代的合作化小说叙事中,农民"新人"这一类型化的人物形象系列无疑是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对农民"新人"形象的产生背景及过程的分析,是把握合作化小说内外双重创作机制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小说在塑造"新人"形象方面,其最主要的策...
关键词:合作化小说 农民新人 身份修辞 叙事话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