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2013152)

作品数:7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戢新平刘志刘刚杨丽丽关福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市铁西区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急性肺损伤高碳酸血症高碳酸血肺疾病机械通气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时一氧化氮依赖途径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杨丽丽 肖莉 刘志 戢新平 刘刚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2013152)
目的观察高碳酸血症对兔急性肺损伤(ALI)模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观察其对ALI时一氧化氮(NO)依赖途径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非高CO2通气组(N组)、高CO(28%CO2)通气组(H组)。N组和H组...
关键词:高碳酸血症 肺疾病 急性肺损伤 一氧化氮 
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被引量:3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年第4期361-365,共5页杨丽丽 刘志 戢新平 刘刚 关福兰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2013152)
目的观察高碳酸血症对兔急性肺损伤(ALI)模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观察其对ALI时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探讨高碳酸血症对ALI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于中国医科大学药理学实验室将2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非高CO2通...
关键词:高碳酸血 急性肺损伤 机械通气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丙二醛 
实验性急性肺损伤体位效应及其肺CT改变被引量:1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戢新平 杨悦 刘志 赵羽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2013152)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下急性肺损伤(ALI)肺的氧合功能、呼吸力学、肺CT等的变化,探讨不同体位的效应和机制。方法:采用油酸型ALI兔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仰卧位油酸组(Ⅱ组)、俯卧位油酸组(Ⅲ组)、旋转体位油酸组(Ⅳ组),观察各组兔...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 俯卧位 旋转体位  螺旋CT 
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时核因子-κB和TNF-α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4年第4期396-400,共5页杨丽丽 戢新平 刘志 刘刚 关福兰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2013152)
目的观察高碳酸血症对兔急性肺损伤(ALI)模型核因子κB(NFκB)和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ALI的作用机制。方法2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非高CO2通气组(N组)、高CO2(8%)通气组(H组)。N组和H组通过静脉注射油酸(0.1ml/kg)复...
关键词:高碳酸血 急性肺损伤 机械通气 核因子-ΚB TNF-Α 
高二氧化碳通气对急性肺损伤兔病理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年第6期386-388,共3页杨丽丽 刘志 戢新平 刘刚 关福兰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 2 0 2 0 13 15 2 )
目的 探求急性肺损伤 (ALI)动物模型在高CO2 通气时病理生理指标的改变机制。方法  2 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非高CO2 通气组 (N组 )、高CO2 (8% )通气组 (H组 )。N组和H组通过静脉注射油酸 (0 1ml/kg)复制ALI模型...
关键词:高二氧化碳通气 急性肺损伤  病理生理指标 并发症 机械通气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拮抗作用的研究及其机制的探讨被引量: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年第6期1057-1061,共5页杨丽丽 刘志 戢新平 刘刚 关福兰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No .2 0 2 0 1315 2 )
目的 :探讨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 (ALI)动物模型是否具有拮抗作用 ,并从氧化 /抗氧化失衡、细胞凋亡等方面探求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2 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非高CO2 通气组 (N组 )、高CO2 (8% )通气组 (H组 )。采用油...
关键词:高碳酸血 肺疾病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二氧化碳 
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年第4期275-277,共3页杨丽丽 刘志 戢新平 刘刚 关福兰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2 0 2 0 13 15 2 )
关键词:高碳酸血症 急性肺损伤 动物模型 保护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