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40087)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卢烈红余珩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语学报》《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阅江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禅宗语录析论语法研究语法虚化机制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唐宋禅宗语录“只如”类话题标记句被引量:1
《汉语学报》2020年第3期60-69,共10页卢烈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禅宗语录句法史”(编号:09YJA740087)阶段性成果.
大量使用以“只如”为主体的“只如”类话题标记是唐宋禅宗语录的一大特色.“只如”类话题标记的主要功能是表示话题转入.在唐宋禅宗语录中,包括“至于”在内的“只如”类话题标记句多用于疑问句.晚唐五代,“只如”类话题标记句主要用...
关键词:唐宋禅宗语录 “只如”类话题标记句 发展历程 作用 性质 分布 走向 
唐宋禅宗语录中“只这(个)是”类强调式判断句析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69-176,共8页卢烈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禅宗语录句法史”(09YJA740087)
唐宋禅宗语录中较多地使用"只这(个)是"类判断句,这是一种具有强调作用的特殊判断句式。禅宗语录中这种判断句晚唐五代使用最多,进入宋代其使用频率逐步下降,而从晚唐五代到南宋,其强调的力度不断增强。这种判断句是唐以前汉译佛经中同...
关键词:唐宋禅宗语录 判断句 共时分布 汉语通语 近代汉语 
禅宗语录中“在”字句的发展及相关问题析论被引量:1
《语言学论丛》2018年第1期204-235,共32页卢烈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禅宗语录句法史”(项目编号:09YJA740087)阶段性成果之一
汉语历史上有一种以语气词“在”煞尾的句子.这种句子唐宋禅宗语录使用最多.从《坛经》到《五灯会元》,禅宗语录中这种“在”字句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使用频率升高;具体格式有发展;句类分布由叙述句、描写句扩展到判断句.这种“...
关键词:禅宗语录 语气词“在” 虚化机制 方言延续 
禅宗语录“著”字祈使句的发展及相关问题析论
《阅江学刊》2017年第6期38-45,共8页卢烈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禅宗语录句法史"(09YJA740087)
唐宋禅宗语录在"著"字祈使句的使用方面有突出的表现。禅宗语录中的祈使句晚唐五代开始使用开来,宋代有较大的发展。"著"字祈使句句末的语气词"著"来源于上古时期表祈使的句末语气词"者";唐宋时期,它的使用不局限于禅宗语录,但以禅宗语...
关键词:禅宗语录 “著”字祈使句 发展历程 历史来源 共时分布 后代走向 
今文《尚书》中的语气副词被引量:1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81-85,共5页卢烈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74008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155)
今文《尚书》中语气副词体系还比较简单,成员不多,只有7个,全为单音词。以表祈使语气的为最多,"其"主要用于表示祈使语气;表反诘用得最多的是"其",后代专表反诘的"岂"反而仅1例。
关键词:今文《尚书》 语气副词 
"毕竟"疑问语气副词用法初探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67-172,共6页余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禅宗语录句法史”(09YJA740087)
详细梳理了"毕竟"疑问语气副词的用法,包括真性询问和非真性询问中表示加强疑问语气、警示或反诘义,及在言域范围内引起受话人对某一个话题的思考和关注等功能,进而探讨了"毕竟"疑问语气副词用法产生、发展的机制以及消亡的动因。
关键词:"毕竟" 疑问语气副词 主观性 
谈谈禅宗语录语法研究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4期98-104,共7页卢烈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740087)
禅宗语录作为汉语史的研究资料,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唐以后历代均有编撰,自身构成一个系统;一是语言口语化程度高。对汉语语法史研究来说,禅宗语录语法研究具有以下作用:揭示新兴语言现象的始见时间或流行时间,印证某些语言现象,显示禅宗...
关键词:禅宗语录 语法 世俗文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