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8040900)

作品数:128被引量:3556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龚道溢王绍武张铭张强丁一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热带气象学报》《气象》《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Science Bulletin》更多>>
相关主题:大气环流降水青藏高原数值模拟气候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稀疏植被地表反照率及土壤热传导率特征研究被引量:23
《中国沙漠》2008年第1期119-124,共6页王胜 张强 张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5006);兰州干旱所干旱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8040900)共同资助
利用“敦煌试验”稀疏植被站2002年典型晴天的资料,分析了与地表能量平衡最密切的两个参数:地表反照率和土壤热传导率的特征。分析发现稀疏植被下垫面的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具有明显的不对称特征,这与以往在戈壁或沙漠上的地表反照率的...
关键词:稀疏植被 反照率 土壤热传导率 西北干旱区 
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被引量:60
《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第6期564-575,共12页黄荣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的研究"(编号:G1998040900)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的研究”把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所发生的旱涝重大气候灾害作为项目研究的切入点,从气候系统各圈层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特别是从气候系统中海—陆—气各子系统的变...
关键词:重大气候灾害 形成机理 预测理论 
降水条件下的典型干旱区陆面特征模拟验证被引量:8
《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第2期383-390,共8页王胜 张强 卫国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5006;40175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900)共同资助.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在敦煌双墩子戈壁站取得的观测资料及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对陆面模式中反照率、相似性函数及地表粗糙度(动量粗糙度,标量粗糙度)3个方面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然后对一次典型降水过程的陆...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 陆面过程 降水过程 反照率 粗糙度长度 可利用能量 
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5
《热带气象学报》2004年第6期723-730,共8页岳彩军 陆维松 李清泉 梁旭东 端义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50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900)
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内外关于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的应用及分析研究,指出了模式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并评析了模式改进工作,最后进行了讨论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 研究 进展 
敦煌干旱区一次降水过程陆面特征模拟被引量:5
《干旱气象》2004年第4期46-50,共5页王胜 张强 卫国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5004);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项目"陆面过程模式对西北干旱区绿洲地表能量的模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8040900)共同资助.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在敦煌双墩子戈壁站取得的观测资料及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对陆面模式进行了改进,然后对一次典型较大降水过程的陆面特征及近地层的风、温、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式能对降水条件下...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 陆面过程 降水过程 可利用能量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期间印度洋偶极子对东亚季风区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0
《热带气象学报》2004年第4期375-382,共8页闫晓勇 张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G1998040900);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大气环流季节异常的动力分析;数值模拟和预测研究"(40233027)
利用中科院大气所的IAP AGCM-Ⅱ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在存在和没有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下,印度洋偶极子对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后者东亚地区西南季风的爆发偏晚,南海夏季风增强,此时我国大陆降水偏多;而前者西南季...
关键词:数值模拟 印度洋偶极子 东亚季风 
2002年6月20~24日梅雨锋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分析被引量:54
《气象学报》2004年第4期423-438,共16页孙建华 张小玲 齐琳琳 张高英 赵思雄 陶诗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灾害天气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G1 9980 4 0 90 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 -SW - 2 1 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创新知识工程
利用“973”中国暴雨试验获得的加密观测资料 ,首先对 2 0 0 2年 6月 2 0~ 2 4日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进行了分析 ,有 7个尺度较大的α中尺度对流系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 ,造成了大范围的强降雨。然后针对...
关键词:梅雨锋 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 暴雨 GPS 
荒漠戈壁大气总体曳力系数和输送系数观测研究被引量:34
《高原气象》2004年第3期305-312,共8页张强 卫国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5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的研究"(G199804090)共同资助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在甘肃敦煌进行的陆面过程野外试验的观测资料,依据三种不同方法确定了干旱戈壁区动量输送的曳力系数Cd、感热和潜热交换的总体输送系数Ch和Cq。结果表明:尽管这三种方法计算的曳力系数和总...
关键词:戈壁 曳力系数 输送系数 湿平流 
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洋垂向温度梯度距平与El Nio的关系
《热带海洋学报》2004年第3期36-42,共7页蔡怡 宋学家 
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31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6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900)
用赤道太平洋长达21a的温度资料以及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方法,讨论了在5°S-5°N平均纬向垂直剖面上赤道太平洋垂向温度梯度距平的时空变化,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赤道太平洋垂向温度梯度距平EOF分析第1模态的正/负位相反映了El Ni...
关键词:垂向温度梯度距平 EOF E1 Nin^~o 
印度洋偶极子对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的影响被引量:42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年第3期435-444,共10页闫晓勇 张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 (G1 9980 40 90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 2 3 3 0 2 7
利用NCEP/NCAR 40年再分析资料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IAPAGCM II大气环流模式 ,分析和模拟了印度洋偶极子对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 ,印度洋偶极子对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 ,特别是夏季 ,影响显著。印度洋正偶极子位相...
关键词:印度洋偶极子 东亚季风 数值模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