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区

作品数:729被引量:8872H指数:4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强陈亚宁方创琳王胜李栋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961—2022年中国西北干旱区夏季降水变化特征
《干旱区地理》2025年第3期367-379,共13页郑孟林 赵勇 杨霞 
“天山英才”培养计划(2023TSYCCX0077);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技项目(KYTD202333)资助。
基于1961—2022年6—8月西北干旱区102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数据,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和非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和不同区域2种类型降水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干旱区夏季降水量整体呈增多趋势,伊犁河谷和塔里木盆地...
关键词:极端降水 非极端降水 时空特征 区域差异 中国西北干旱区 
基于改进SRM模型的西北干旱区融雪径流模拟研究
《水文》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李斐 黄永庭 朱彦儒 王亚楼 王水献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JRRA1139);甘肃省科学院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QD2024-07);甘肃省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24QN-02)。
积雪融水是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模拟融雪径流过程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疆开都河流域上游为研究区,通过设置径流判定阈值与径流放大函数对SRM模型进行改进,以补充考虑地下水对径流过程...
关键词:SRM模型 融雪径流 开都河上游 
西北干旱区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以河西走廊为例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1期259-270,共12页连虎刚 刘春芳 倪博文 曲张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61037);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23ZDKA0004)资助。
构建并优化自然保护地生态网络有利于缓解保护地孤岛化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以河西走廊为例,识别荒野地空间分布,将高质量荒野地和自然保护地作为生态源地,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和重要生态节点,构建自然保护地潜在...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 生态网络 电路理论 荒野地 河西走廊 鲁棒性 
西北干旱区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以新疆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4年第6期151-157,共7页杨俊孝 张高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GL13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3C10758009)。
以新疆为例,运用空间自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模型探究西北干旱区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新疆耕地非粮化率由57.33%上升至64.50%。其中,特色农业发展阶段(2000—2007年)耕地非...
关键词:耕地非粮化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空间自相关 新疆 
扎根治沙研究,不断突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王理德研究员
《中国科技成果》2024年第21期36-36,共1页
干旱区环境演变、荒漠化过程与机理、风沙灾害防治技术等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亟需研究的课题.王理德作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研究员,一直在治沙一线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 生态修复 荒漠化 治沙 甘肃省 
中国西北干旱区流域洪水的形成机制及时空变化特征
《地理学报》2024年第11期2768-2779,共12页翁嘉泽 杨依欣 穆振侠 杨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79012)。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水文气候条件导致了复杂多变的流域洪水形成机制。在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影响下,该地区流域洪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仍不明确,制约了重点区域防洪减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本文基于中国西北...
关键词:洪水 成因机制 时空变化 归因 西北干旱区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西北干旱区干旱时空变化被引量:1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年第27期11537-11546,共10页范虎 党星海 赵健赟 汪孝贤 程小强 林庆润 
青海省基础研究计划(2021-ZJ-743)。
西北干旱区常年降雨稀少、干旱频繁,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农业生产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厘清西北干旱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和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构建温度...
关键词:干旱 TVDI 西北干旱区 土地类型 趋势分析 
西北干旱区农田灌溉事件遥感检测被引量:1
《农业工程学报》2024年第17期120-128,共9页李文佳 王瑞燕 徐家豪 王汝浩 李晓藤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SDYAL2104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MD003,ZR2022MD026)。
快速获取灌溉事件的时空分布信息,对于耕地质量监测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中国西北干旱区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为研究区,通过对常规方法、基于MOD09GA光学遥感数据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法、分段PDI(perpendicular drynes...
关键词:遥感 农田 灌溉事件 干旱地区 检测 
2005-2020年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站月潜在蒸散量数据集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4年第3期21-35,共15页苏文 张心昱 李锦 初玉 高新莲 郭小伟 姜峻 李国振 连杰 林丽莎 汪树超 杨淇越 张志山 朱元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E0126500)。
潜在蒸散表征大气蒸发能力,是衡量区域蒸发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气候干旱程度变化、水资源供需平衡、植被耗水量等的关键参数。在收集中亚生态系统监测网络12个生态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11个位于西北干旱区生态站的气象观...
关键词:潜在蒸散量 中亚 西北干旱区 生态站 
2005-2020年中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集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4年第3期36-49,共14页苏文 郭学兵 初玉 樊博 姬洪飞 兰中东 李国振 李小军 罗永清 热普开提 王小亮 吴瑞俊 杨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E0126500)。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最大、最为活跃的部分,在全球碳循环过程和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西北旱区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极为敏感,是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地区,土壤有机...
关键词:中国西北干旱区 典型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壤观测 生态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