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D740002)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凤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古汉语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义位古汉语介词常用词宾语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试论上古介词“于”用法的演变——兼谈“V+N2+N1”的归类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143-150,161,共8页杨凤仙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编号为07JD740002)"汉语‘问’类动词历时演变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历时地看,"于"的使用的总趋势是渐趋衰亡,即由"V+于+G"逐渐向"V+G"演变,但是整个上古时期"V+N+于+G"一直存在,不同类型的存在和变化都有各自的原因。"V+N2+N1"的结构不管N2是否是代词均成立,我们认为这是双宾语结构,不是省略介词"于"所致。
关键词:省略 双宾语 关系对象(G) 内容宾语(N) 介词 
古汉语“言说类”动词的演变规律之探析被引量:1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145-154,160,共10页杨凤仙 
教育部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语‘问’类动词历时演变研究"课题(编号:07JD740002)的成果之一
本文选取上古时期汉语言说类动词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这些成员在上古文献的使用情况。通过对言说类动词词义进行共时词义系统的分析和历时词义演变、词汇兴替的考察,试图对义场词项的增减和词义的演变作出解释,从而揭示言说类动词演变的...
关键词:言说类动词 义位 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 
古汉语“问”之演变——兼与《“问”之宾语演变探析》的作者商榷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09年第4期87-91,共5页杨凤仙 
教育部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语‘问’类动词历时演变研究"课题(07JD740002)的成果之一
常用词"问"的询问义位,古今基本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组合关系有所不同:1)"问"带直接引语的方式上古前期已经产生,且在口语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书面语中汉代这种用法才有所增加;2)由上古前期的介词引进非代词充当的关系对象逐渐...
关键词:常用词 义位 组合关系 关系对象 介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