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60089)

作品数:10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蒙进芳普晓兰李永和周兴国王曙光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林学院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森林病虫》《四川林业科技》《林业调查规划》《西北林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华山松茶藨生柱锈菌锈菌抗性锈孢子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茶藨生柱锈菌锈孢子形态分化研究被引量:1
《四川林业科技》2007年第5期6-9,共4页李永和 周兴国 叶辉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C0015Q);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60089)资助
本研究从我国辽宁、云南、四川、山西等4省6地的五针松疱锈病发病林分中采集茶藨生柱锈菌锈孢子,对其形态分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茶蔗生柱锈菌在形态上存在分化现象。锈孢子大小为21.10—40.10×14.97—29.40岬之间...
关键词:茶藨生柱锈菌 锈孢子 红松 华山松 形态分化 
茶蔗生柱锈菌选择性寄生茶蔗子植物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119-123,共5页蒙进芳 李永和 周兴国 周德群 普晓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60089);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2C0015Q)
为探讨转主寄主茶藨子植物的遗传背景与被茶藨生柱锈菌选择性寄生之间的关系。分析了7个五针松疱锈病典型发病区来源的11种茶蔗子植物之间的ITS遗传关系,并结合不同来源的寄主与病原之间交互接种实验的结果,比较不同发病区的茶蔗生柱锈...
关键词:茶藨子 ITS 五针松疱锈病 茶藨生柱锈菌 转主寄生 
茶藨生柱锈菌寄主遗传多样性研究
《林业调查规划》2007年第4期27-31,共5页李永和 陈敏 赵瑞琳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C0015Q);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60089)资助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对分布于我国4省6病区63份茶藨生柱锈菌寄主红松和华山松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6个随机引物对寄主松针进行PCR扩增,共得到138个DNA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17个,多态位点比率为84.78%,RAPD的Shannon指数遗传...
关键词:茶蔗生柱锈茵 寄主 红松 华山松 遗传多样性 
华山松对疱锈菌感性遗传分析的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引物筛选被引量:2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41-45,共5页蒙进芳 普晓兰 刘文赞 杨岳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60089);云南省森林培育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用采自云南华山松疱锈病3个典型发病点的华山松植株样品,组成健康株组和感病株组进行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引物筛选.构建的华山松ISSR-PCR最优反应体系为:反应总体积25μL,其中含10×Buffer2.5μL,Taq DNApolymerase 0.3μL(终浓度1...
关键词:华山松 ISSR 分子标记 华山松疱锈病 
DNA分子标记在华山松疱锈病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被引量:1
《林业调查规划》2007年第1期146-149,153,共5页蒙进芳 普晓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60089)
主要介绍华山松疱锈病的危害情况及目前的研究水平。分析现有的DNA分子标记应用特征及其在松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提出采用DNA分子标记辅助筛选华山松疱锈病抗性基因,利用抗病基因来控制华山松疱锈病危害的思路。
关键词:DNA分子标记 华山松疱锈病 研究现状 
茶藨生柱锈菌锈孢子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中国森林病虫》2006年第3期1-3,共3页周兴国 李永和 周德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60089);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C0015Q)
用6个不同地点的五针松疱锈病病原菌锈孢子作温度、相对湿度、酸碱度、营养条件及光照条件5个因素下的孢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锈孢子的萌发率普遍低,一般不超过10%;在0~35℃均可以萌发,最适的温度是20~30℃,但不同来源地的孢子最适...
关键词:茶蔗生柱锈菌 锈孢子萌发 方差分析 
华山松针叶表皮结构与抗疱锈病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43-46,共4页蒙进芳 王曙光 普晓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华山松疱锈病的应用基础研究"(编号:30260089)
通过对来自云南4个华山松疱锈病典型发病区的122份华山松针叶样本的解剖结构研究,发现华山松的感病组与健康组之间在针叶表皮结构上有显著差异,其中主要差异为表皮细胞厚度和角质膜厚度,有抗病特性的植株具有显著加厚的针叶表皮结构,抗...
关键词:森林保护 华山松 疱锈病 表皮结构 抗性 
茶藨子叶表皮结构与抗茶藨生柱锈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10-14,共5页蒙进芳 李永和 周兴国 普晓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60089);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C0015Q)
对采自7个五针松疱锈病典型发病区的10个茶藨子种源样本的叶表皮解剖结构研究表明:茶藨子植物对疱锈菌孢子不易感染组与易感染组之间在叶表皮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主要是表皮厚度和角质膜厚度,不易感染组的叶表皮结构呈现显著增厚,...
关键词:茶藨子 表皮结构 茶藨生柱锈菌 五针松疱锈病 抗性 
五针松疱锈病国内研究概况被引量:5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73-78,共6页胡红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60089).
对五针松疱锈病在我国的分布与危害、症状、病原、抗病机制、病害流行规律和防治等的研究现状、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性介绍.
关键词:五针松 锈病 抗病机制 流行规律 病害 病原 症状 研究概况 研究进展 国内 
华山松丛枝病初步研究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68-70,共3页伍晓蔷 张俊伟 甘云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 2 6 0 0 89);云南省教委基金资助项目 (9832 0 16 )
对云南省华山松丛枝病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在云南省 5个地、州 2 6 86 7hm2 的华山松林中 ,有丛枝病发生的面积为 1 5 93 3hm2 ,占调查总面积的 5 9 3 %.华山松丛枝病严重影响华山松的种实产量 ,结果量和产粒量分别下降 44%和 ...
关键词:华山松 丛枝病 发生面积 种实产量 结果量 产粒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