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1-SW-12)

作品数:118被引量:2639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秦伯强刘正文朱广伟张运林陈伟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环境科学》《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应用生态学报》《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更多>>
相关主题:太湖沉积物富营养化巢湖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实施环境-水文-生态-经济协同管理战略,保护和修复长江湖泊群生态环境被引量:1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3期353-357,共5页王洪铸 王海军 刘学勤 崔永德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2012ZX07103003);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2002CB412309;2003CB4152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课题(KZCX1-SW-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SW-1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407)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群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该湖群正面临江湖阻隔和富营养化等严重威胁。近年来,湖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治理效果不甚明显。其根本原因是:对由流域诸多胁迫导致的湖泊问题缺乏系统全面...
关键词:长江湖泊群 多重胁迫 生态环境 协同管理 
太湖大型水生植物的管理探讨被引量:11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第6期189-194,199,共7页雷泽湘 陈光荣 谢贻发 刘正文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SW-12);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项目(G2360239)
太湖是我国的第三大浅水湖泊,其东、西太湖两部分的水体状况、水生植被差异甚大。西太湖大部分水域出现严重的藻型富营养化,许多水生植被消失,水质恶化;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沼生植物比例增大,湖泊沼泽化严重。针对东、西太...
关键词:西太湖 东太湖 水生植物 管理 
太湖湖鲚渔获量及年龄结构变化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英文)被引量:7
《水产学报》2008年第2期229-235,共7页刘恩生 鲍传和 万全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60101)~~
在太湖,随着鱼类总渔获量的不断增加和鱼类种类的不断减少,湖鲚(Coilia ectenes taihuensis Yen et Lin) ,一种小型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已成为绝对优势种。根据1952-2004年的统计数据和2003-2005年对湖鲚年龄结构和食物组成的调查,研究了...
关键词:湖鲚 渔获量 年龄结构 食物组成 太湖 
太湖水生植物氮磷与湖水和沉积物氮磷含量的关系被引量:29
《植物生态学报》2008年第2期402-407,共6页雷泽湘 徐德兰 谢贻发 刘正文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SW-12);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AA601011)
分析了太湖沉水植物、浮叶植物组织及生长环境中的N、P含量,结果表明:太湖沉水植物组织N、P含量一般要高于浮叶植物组织,5月的N、P含量(以干重计)一般高于9月。5月以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的N(28.452mg·g-1)、轮...
关键词:太湖 沉水植物 浮叶植物 N、P含量 相关性 
太湖大型水生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对湖泊营养盐的影响被引量:4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698-704,共7页雷泽湘 徐德兰 顾继光 刘正文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SW-12);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AA601011)
运用野外调查方法,于2004年5月和9月,对太湖32个点的水生植物进行了环湖调查,发现沉水植物主要有: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关键词:太湖 水生植物 营养盐   沉积物 
新疆伊犁地区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62
《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第1期163-172,共10页吴利 冯伟松 陈小娟 舒凤月 梁小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资助项目(KZCX1-SW-12).
2006年6—7月在新疆伊犁地区对伊犁河干流、三大支流(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恰甫其海水库、吉林台水库、间歇性水体和小水塘中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134属217种,其中原生动物95属153种,占浮游动物物种数的71%;轮...
关键词: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 伊犁地区 新疆 
太湖不同湖区浮游甲壳动物季节变化的比较被引量:23
《中国环境科学》2008年第1期27-32,共6页杨桂军 潘宏凯 刘正文 王卫民 秦伯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11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SW-12)
于2003年10月-2004年9月对太湖不同富营养水平湖区(大太湖、梅梁湾和五里湖)浮游甲壳动物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3个湖区中,五里湖营养水平最高,大太湖最低.梅梁湾浮游甲壳动物数量和生物量最高,其次是大太湖,五里湖最低.3...
关键词:太湖 富营养化 浮游甲壳动物 
太湖梅梁湾与五里湖浮游植物群落的比较被引量:66
《湖泊科学》2007年第6期643-651,共9页宋晓兰 刘正文 潘宏凯 杨桂军 陈宇炜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SW-12);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AA60101)联合资助.
富营养化和风浪是影响大型浅水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的重要因素,本文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对太湖梅梁湾和五里湖理化环境因子(水温、透明度值、悬浮质浓度和氮、磷营养盐浓度)和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逐月监测,通过对两个湖区理化因子和浮...
关键词:浮游植物 风浪作用 富营养化 梅梁湾 五里湖 太湖 
太湖不同富营养水平湖区轮虫季节变化的比较被引量:22
《湖泊科学》2007年第6期652-657,共6页杨桂军 潘宏凯 刘正文 王卫民 秦伯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1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SW-12)联合资助.
2003年10月-2004年9月对太湖不同富营养水平湖区(太湖大太湖湖区、梅梁湾和五里湖)轮虫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五里湖营养水平最高,太湖大太湖湖区最低;轮虫的种类数、数量和生物量都是五里湖最高,太湖大太湖湖区最低.回归分析表明,轮虫...
关键词:太湖 轮虫 季节变化 
巢湖沉积物δ^(13)C_(org)和δ^(15)N记录的生态环境演化过程被引量:32
《环境科学》2007年第6期1338-1343,共6页周志华 刘丛强 李军 朱兆洲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
通过对巢湖2处柱状沉积物样品中δ13Corg、δ15N、C/N比值、TOC和TN含量的测定,分析了近百年来巢湖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探讨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湖泊生产力变化和富营养化过程.结果表明,巢湖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水生藻类,陆生有机质...
关键词:巢湖 沉积物 有机碳同位素 氮同位素 有机质来源 沉积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