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1QH1402700)

作品数:17被引量:10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昕丁洁民郑毅敏方朔董佩伟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工业建筑》《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建筑结构学报》《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超高层建筑超高层混合结构生命周期上海中心大厦抗风设计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软粘土地区超高层建筑沉降变形的时变性研究被引量:6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第S2期1910-1916,共7页刘射洪 袁聚云 赵昕 
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09dz1207704);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跟踪)(11QH1402700)
地基基础沉降变形包括初始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本文从地基基础沉降变形的机理出发,考虑材料的时变性、荷载的时变性和结构的时变性,对软粘土地区的地基基础沉降变形的时变性规律进行分析,并结合已有关于地基基础沉降预测模型...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地基基础 时变性沉降 分级加载 共同作用 
基于剩余使用年限的结构生命周期性能设计方法
《工业建筑》2014年第S1期358-365,共8页王立林 赵昕 郑毅敏 姜世鑫 
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oqdz1207704);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跟踪)(11QH1402700)
基于概率理论结构设计的基本目的是使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内满足设计所预期的结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影响结构可靠性的荷载效应(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的结构的各种内力)与结构抗力(指结构承受荷载和变形的能力)因受到各...
关键词:结构可靠性 时变性能 剩余使用年限 结构生命周期性能设计 
基于风振舒适度的高层建筑生命周期费用模型被引量:6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12期1793-1798,共6页赵昕 余天意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1QH1402700);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09dz1207704)
根据感知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振动的人数所占比例,将超高层建筑舒适度性能水平划分为5个等级,并以结构水平振动加速度作为控制指标,建立了超高层建筑舒适度性能的评价方法.通过虚拟激励法进行频域分析,求得结构在随机风荷载作用下的响应...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基于性能的抗风设计 舒适度 生命 周期费用 投资-效益准则 
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时变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7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第6期115-121,共7页赵昕 董佩伟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项目(11QH1402700)
高层建筑结构由于其重要性和复杂性,其抗震性能备受关注。以往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针对结构正常使用状态,然其生命周期内的抗震性能是随时间变化的。考虑实际结构抗力及荷载随时间的变化,应发展一种基于时变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结...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 生命周期 时变性能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超前施工结构性能分析与设计被引量:7
《建筑结构》2013年第S1期985-990,共6页朱川海 方朔 赵昕 丁鲲 
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资助(编号:09dz1207704);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跟踪)资助(编号:11QH1402700)
近年来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在我国超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框架-核心筒体系的施工流程需要核心筒超前外框架施工。考虑到施工期间结构体系、材料特性和荷载作用的时变性,需要引入施工阶段基于性能的结构设计(PBSD)方法分析与控制...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基于性能的结构设计 框架-核心筒结构 超前施工 
考虑非弹性变形的建筑结构施工模拟研究
《建筑结构》2013年第S1期991-994,共4页方朔 赵昕 郁冰泉 伍小平 
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资助(编号:09dz1207704);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跟踪)资助(编号:11QH1402700)
施工模拟方法广泛应用于施工阶段差异变形计算、标高补偿和水平度校正等方面。施工模拟主要是对施工阶段结构的材料时变性和体系时变性进行模拟。建立了三层框架结构,用B3模型辅助编程,进行施工模拟计算;比较了考虑施工过程和不考虑施...
关键词:施工模拟 时变性 非弹性变形 B3模型 
高层建筑结构非弹性时变分析方法被引量:2
《建筑结构》2013年第S1期995-999,共5页郁冰泉 赵昕 
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资助(编号:09dz1207704);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跟踪)资助(编号:11QH1402700)
传统的高层建筑时变分析分析方法是通过结构弹性时变分析得出结构的内力时程进而得出构件的非弹性变形时程,而并未考虑内力时程与变形时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事实上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从一个施工阶段向后一个施工阶段转化时,内力将不断重...
关键词:时变作用 耦合效应 竖向变形 超高层结构 
超高层建筑结构时变作用耦合效应分析方法
《建筑结构》2013年第S1期1000-1003,共4页章建波 严从志 郁冰泉 赵昕 
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资助(编号:09dz1207704);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跟踪)资助(编号:11QH1402700)
传统的超高层建筑时变分析分析方法是通过结构弹性时变分析得出结构的内力时程进而得出构件的非弹性变形时程,而并未考虑内力时程与变形时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事实上,这种由于内力时程与变形时程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而产生的结构内力以...
关键词:时变作用 耦合效应 竖向变形 超高层结构 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施工过程模拟的虚拟荷载法
《建筑结构》2013年第S1期1004-1007,共4页董佩伟 赵昕 
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资助(编号:09dz1207704);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跟踪)资助(编号:11QH1402700)
一次加载的结构内力与实际考虑施工顺序加载的结构内力不同。结构设计应考虑施工模拟的实际结构内力。虚拟荷载法提供一种可以采用一次加载法来考虑施工顺序加载的计算方法,是进行施工模拟的一种较简便分析方法,同时可以提供施工顺序加...
关键词:虚拟荷载法 施工模拟 框架结构 
施工过程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建筑结构》2013年第S1期1008-1011,共4页刘沛 董佩伟 赵昕 
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资助(编号:09dz1207704);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跟踪)资助(编号:11QH1402700)
结构初始状态会影响其在大震下的弹塑性反应。而施工过程会影响结构的初始状态,从而影响结构弹塑性反应。结构设计和抗震分析应基于考虑结构施工过程的实际状态。但现有的结构分析方法很难将抗震分析与施工模拟结合起来。本文采用虚拟...
关键词:抗震性能 虚拟荷载法 施工过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