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文强桂”工程课题(05111001)

作品数:31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乃龙胡大雷力之韩晖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典籍与文化》《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古籍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文选》文选萧统剪截总集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艺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七”体的模式与理论底色——兼论“七”体内容的矛盾性与艺术的统一性被引量: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39-45,共7页李乃龙 
广西"人文强桂工程"项目"<文选>研究"(桂科软05111001)
"七"是模仿枚乘《七发》形成的一种文体,具有以问答为结构、以七事为内容、以启发为手段、以规谏为宗旨的文体特征。从文体实践看,"七"形成了问疾和招隐两大模式。问疾型的理论根据出自道家,而招隐型的理论则为儒家。问疾型的内容矛盾...
关键词: 模式 道家 儒家 
外戚政治背景与《女史箴》的箴戒艺术——兼论箴体流变与文体特征被引量:3
《东方丛刊》2007年第1期179-195,共17页李乃龙 
本文系广西"人文强桂工程"项目"<文选>研究"(桂科软05111001)阶段性成果。
箴之为物,指衣针,《说文》“竹”部:“箴,缀衣箴也,从竹,咸声。”箴又称铖,《说文》“金”部:“铖,所以缝衣也,从金,咸声。”按箴与铖通。作为以针砭政治阙失为基本职能的文体,箴体显然是取资于作为物质的既用于缝衣也用于...
关键词:文体特征 政治背景 流变 艺术 女史 外戚 《说文》 “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