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501)

作品数:10被引量:10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玉兰贾丽龙江平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古地理学报》《地理科学》《海洋学研究》《海洋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孢粉孢粉组合古环境晚第四纪全新世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海北部B106站柱状沉积的孢粉与藻类及其古环境演变被引量:7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年第5期9-14,共6页张玉兰 龙江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6021);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01-CJ19);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0501)
对南海北部B106站柱状剖面进行了高分辨率孢粉与藻类研究,部分样品作了AMS^14C年代测定。根据孢粉成分的变化将南海B106站从下至上划分了3个孢粉组合带,依次为:1带(294-194 cm)以Pinus-Quercus(常绿)-Gramineae-Polypodiaceae-Pter...
关键词:孢粉 藻类 古环境 南海 
海南岛周边近海表层沉积中的孢粉及其与周边植被的关系被引量:15
《海洋学研究》2007年第3期23-31,共9页张玉兰 龙江平 
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资助项目(908-01-CJ19);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BLS004);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200501)
对海南岛周边近海海底180个表层沉积样品作了孢粉、藻类分析,根据孢粉分布规律及孢粉浓度特点,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孢粉分区:1区为松属-凤尾蕨科-水龙骨科-里白科-常绿栎+蕈树属+杨梅属孢粉区;2区为松属-凤尾蕨科-水龙骨科-里白科-铁线蕨...
关键词:海南岛周边 表层沉积 孢粉 周边植被 
从孢粉、藻类研究看马桥先人的生活环境
《上海地质》2007年第2期1-4,共4页张玉兰 
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批准号:2005BLS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27602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00501)资助。
马桥遗址经多次发掘,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次采集了2005年发掘的05MMT4探方样品,进行孢粉、藻类研究。根据孢粉、藻类成分特征,划分出了3个孢粉组合带,它们分别是:1带是以Quercus(evergreen)-Gramineae-Typha-Pi-nus-Polypodiaceae-Concen...
关键词:马桥遗址 先人 孢粉 藻类 环境 
从微体古生物研究探讨良渚文化突然消亡原因被引量:12
《地理科学》2007年第3期376-379,共4页张玉兰 
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批准号:2005BLS004);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00501)资助
对广富林遗址05SGIT1240探方样品、马桥遗址05MMT4探方样品进行了孢粉、藻类研究,并根据孢粉、藻类成分特征,发现在良渚文化后期样品中水生植物花粉香蒲(Typha)、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中的芦苇及水生的蕨类植物槐叶萍(...
关键词:良渚文化 微体古生物 原因 消亡 马桥遗址 成分特征 植物花粉 蕨类植物 
广富林遗存在上海地区的首次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年第6期41-44,共4页张玉兰 
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2005BLS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602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00501)
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1999年重新发掘,在发掘中首次发现了类似豫东王油坊类型的文化———广富林遗存文化。本次采集了广富林遗址05SGIT1240探方样品,进行孢粉、藻类研究。根据孢粉、藻类成分特征,划分出了3个孢粉组合带,恢复了当时的古...
关键词:广富林遗存 先人 古环境 上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东缘晚新近纪沉积的孢粉与古环境研究被引量:11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6年第1期70-76,共7页贾丽 张玉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6021;40146024);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基金(2003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00501)资助
作者对长江三角洲东缘地区的南汇鹤鸣孔(Hm)、东海1井、高桥G2孔3口钻井晚新近纪地层的孢粉作了研究和对比,划分出了6个孢粉组合带和3个亚带,恢复了本地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的6个阶段:第1阶段为稀疏的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反映气候凉...
关键词:孢粉组合 古环境 晚新近纪 长江三角洲东缘地区 
上海东部地区全新世孢粉组合及古植被和古气候被引量:20
《古地理学报》2006年第1期35-41,共7页张玉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6021;40146024);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03-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0501)
通过对上海东部地区南汇鹤鸣Hm孔、东海Dh1井、高桥G2孔3口钻井全新世地层的孢粉研究, 划分出5个孢粉组合带,恢复了本地区古植被演替和古气候波动的5个阶段:第1阶段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地, 反映气候温凉略湿(前北方期);第2阶段为含常绿阔...
关键词:上海东部地区 全新世 孢粉组合 古植被 古气候 
上海东部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的孢粉组合及古环境被引量:21
《地理科学》2006年第2期186-191,共6页张玉兰 贾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6021;40146024);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0501);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项目(2003-1)资助
通过对上海东部地区南汇鹤鸣孔、东海1井、高桥G2孔3口钻井晚第四纪地层的孢粉研究,划分出了6个孢粉组合带和3个亚带,恢复了本地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的6个阶段:第1阶段晚更新世晚期,反映气候凉冷稍湿;第2阶段前北方期,反映气候温凉略湿...
关键词:上海东部地区 晚第四纪 孢粉组合 古环境 
长江三角洲东缘地区全新世孢粉与古环境研究被引量:10
《上海地质》2005年第3期1-5,15,共6页张玉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6021; 40146024)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0501)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03-1)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东缘地区南汇鹤鸣孔、东海1井、高桥G2孔3口钻井全新世地层的孢粉研究,划分出了5个孢粉组合带和3个亚带,恢复了本地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的5个阶段:第1阶段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地,反映气候温凉略湿(前北方期);第2阶段为...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东缘地区 全新世 孢粉组合 古环境 全新世地层 孢粉组合带 长江三角洲 东缘地区 环境研究 针阔叶混交林 
长江三角洲前缘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的孢粉与环境研究被引量:15
《海洋学报》2005年第4期82-87,共6页张玉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6021;40146024);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03-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0501).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前缘地区高桥G2孔、上海斜2孔等晚第四纪地层的孢粉研究,划分出了6个孢粉组合带,并结合临近钻孔的孢粉研究资料,恢复了本地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的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稀疏的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反映气候冷干(晚更新...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前缘地区 晚第四纪 孢粉组合 古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