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20065)

作品数:5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晓东朱力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社会科学》《广东社会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经济与社会发展》更多>>
相关主题:指标体系立法后评估维度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劳动争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立法的环境影响评估分析被引量:2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92-101,116,共11页孙晓东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3BFX066);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2YJA820065)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案》和环境质量委员会的相关法规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其评估对象不仅包括工程和项目,也包括行政规章等立法文件。欧盟的《影响评估指引》,对立法环境影响评估的指标、方法和模型做出了分析和界定。在现有的...
关键词:立法后评估 指标体系 环境影响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评估:基于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244-256,共13页孙晓东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3BFX066);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号12YJA820065)资助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根据现实国情和法理,可以确立由效果、效率和成本等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作为对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评估的基础。通过采集数据对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从而对"效果"一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通过数据...
关键词:劳动争议 解决 机制 效果 评估 指标体系 
立法评估的制度构建分析被引量:2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4期59-62,94,共5页孙晓东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13BFX066);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2YJA820065)研究成果
立法评估的主体、对象、方法、目标等要素构成了立法评估制度的主要内容。评估主体可以分为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评估的方法可以包括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参与式评估等方法。立法评估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
关键词:立法评估 定量评估 参与式评估 
北京市与上海市地方立法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33-40,共8页孙晓东 朱力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820065)
北京市与上海市都是地方立法比较发达的城市,其地方立法都具有典型意义。北京市和上海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既存在着相似之处,也存在着差异之处,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到了地方立法之中。将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地方立法进行比...
关键词:地方立法 地方性法规 地方政府规章 
立法后评估的一般指标体系分析被引量:1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31-40,共10页孙晓东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820065)
立法后评估的一般指标体系是评估立法质量的通用标准体系。立法后评估一般指标体系的确立,应该遵循适当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立法后评估一般指标体系的结构由维度、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评估值等要素构成。立法...
关键词:立法后评估 指标体系 维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