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2152)

作品数:6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贺红吴立蓉林小桦张燕玲刘星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亚热带植物科学》《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核农学报》《中草药》更多>>
相关主题:广藿香离体培养外植体人工诱变诱变技术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广藿香抗青枯病离体筛选技术的研究被引量:5
《广西植物》2009年第5期678-682,共5页张燕玲 贺红 吴立蓉 刘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2152)~~
以广藿香叶片及带节茎为材料,研究青枯菌粗毒素不同制备方法、青枯菌不同培养时间及不同菌液浓度对外植体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滤灭菌法制备的青枯菌粗毒素致毒性比湿热灭菌法处理更强,外植体成活率明显降低;以培养12h的青...
关键词:广藿香 青枯菌粗毒素 离体培养 
^(60)Coγ射线辐照对广藿香离体培养的影响被引量:3
《核农学报》2008年第1期14-17,共4页吴立蓉 贺红 张燕玲 刘星 林小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2152)
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对广藿香离体培养的影响,为将辐照诱变技术应用于广藿香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以广藿香的叶片、带节茎、不带节茎及根为材料进行60Coγ射线辐照试验,采用MT基本培养基,附加0.05mg/L BA进行离体培养。广藿香外植体的死...
关键词:广藿香 ^60Coγ 辐照 外植体 离体培养 
人工诱变技术在植物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综述)被引量:5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7年第3期69-73,共5页张燕玲 吴立蓉 贺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2152)
介绍人工诱变技术在植物抗病育种中的主要成就,并探讨其发展方向及前景。人工诱变技术与杂交育种、基因转移及离体筛选等手段相结合,提高了育种效率,拓宽了抗病育种的范围。该技术在植物抗病育种中的成功应用,将有利于培育植物抗病新品...
关键词:人工诱变 植物 抗病育种 
广藿香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的研究被引量:9
《广西植物》2007年第4期658-661,668,共5页林小桦 贺红 吴立蓉 张桂芳 张燕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2152)~~
以广藿香叶片、带节茎、不带节茎及根尖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对影响离体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有利于广藿香外植体出芽,浓度以0.1~0.5mg/L效果较好;不同外植体的出芽能力有较大差异,其中以叶片和带节茎出芽能力较强,出芽率...
关键词:广藿香 外植体 离体培养 
人工诱变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2
《中草药》2006年第7期1107-1109,共3页吴立蓉 贺红 林小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2152)
对诱育育种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概括性论述,总结了我国药用植物育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人工诱变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发展方向及前景。指出人工诱变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成功应用,将有利于培育药用植物新品种、提高药材...
关键词:人工诱变 药用植物 育种 
广藿香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被引量:17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年第4期60-62,共3页林小桦 贺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472152)
广藿香为广东地道药材,“十大广药”之一。本文从本草考证、种质资源的现状、生产情况等几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广藿香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有限资源的保护,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工作,是保...
关键词:广藿香 种质资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