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SC10W228)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丽美更多>>
相关机构:内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农业经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农民问题马克思主义当代农民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视阈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政府服务观视阈下“服务型”乡镇政府的建设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342-344,共3页胡丽美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根源及解决路径的哲学思考(SC10W228)”的研究威粟之一
作为最基层政权机构的农村政治上层建筑——乡镇政府代表着国家在“三农”领域践行政府服务观。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以农促工”时期,“无产阶级政府必须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府服务观在“三农”领域的践行中带有“工业/城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政府服务观 乡镇政府 建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当代农民问题的解决路径
《农业经济》2013年第7期64-66,共3页胡丽美 
作者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根源及解决路径的哲学思考(SC10W228)"的研究成果之一
鉴于当代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产生或遗留的消极制度、政治、观念上层建筑问题。当前,需要剥离户籍权益,消除城市(工业)偏向的二元制度上层建筑;需要构建促使农村政治上层建筑——乡镇政府"服务"农民的体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农民问题 解决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当代农民问题的根源被引量:2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02-104,共3页胡丽美 
作者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根源及解决路径的哲学思考(SC10W228)"的研究成果之一
建国以来,城市(工业)偏向的城乡分治的二元制度上层建筑、农村政治上层建筑——乡镇政府非常规的直接"汲取"农民以及"以农(物)为本"的观念等都是导致当代农民问题的重要根源。当代农民问题实质上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产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农民问题 根源 
农民问题的根源之一:“以农促工”精英观的产生、践行及其影响被引量:3
《农业经济》2012年第8期7-9,共3页胡丽美 
作者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根源及解决路径的哲学思考(SC10W228)"的研究成果之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政治精英从世界历史的大视角出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工业化水平的落后,面临着发展目标(工业化)与既定的发展手段(工农协调发展的思想)之间的矛盾。他们的做法是:由"工农协调"的思想观念调整为"以农促工"...
关键词:农民问题根源 以农促工 产生 影响 
“集体化”农地观的产生和影响被引量:1
《农业经济》2012年第6期32-34,共3页胡丽美 
作者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根源及解决路径的哲学思考(SC10W228)"的研究成果之一
农民土地权益流失问题是当代中国诸多农民问题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从本质上看,缘于建国初期"集体化"农地观,是"集体化"农地观的践行及其消极影响的结果。"集体化"农地观产生于追求社会主义"集体化"来实现"工业化"的价值取向。"集体化"农...
关键词:农民问题 根源 集体化 产生 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