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1011)

作品数:5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冯育林卢珍郑红莲周源阎文鹏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化学》更多>>
相关主题:氟罗沙星氟哌酸甲氟哌酸血浆痕量分析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噁唑环取代的俘精酸酐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第8期1451-1454,共4页卢珍 冯育林 陈兆斌 肖军平 阎文鹏 樊美公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021011);国家"九七三"计划项目(批准号:199903305)资助.
合成了含噁唑环的俘精酸酐,4-(5-甲基-2-对甲氧苯基-4-乙酰基唑)乙叉(异丙叉)丁二酸酐,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光成色和光消色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并考察了溶剂极性对该化合物吸收光谱的影响.稳态动力学分析...
关键词:俘精酸酐 光致变色 吸收光谱 动力学 
β-环糊精-荧光包合色谱法测定氧氟哌酸、甲氟哌酸和司帕氟哌酸被引量:2
《分析化学》2005年第7期999-1002,共4页卢珍 冯育林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021011)
采用荧光包合色谱法测定痕量的氧氟哌酸(ofloxacin,OFLX)、甲氟哌酸(pefloxacin,PFLX)和司帕氟哌酸(sparfloxacin,SPLX)。实验采用聚酰胺膜为固定相,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水溶液为流动相,并在流动相中直接加入EDTA消除金属离...
关键词:Β-环糊精 甲氟哌酸 色谱法 荧光 包合 定氧 相对标准偏差 EDTA 金属离子 β-CD 激发波长 线性范围 流动相 化合物 斑点 固定相 聚酰胺 水溶液 混合物 浓度比 Rt值 回收率 测定 实验 试样 
甲氟哌酸和氧氟哌酸的荧光胶束薄层测定研究被引量:2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59-61,共3页卢珍 冯育林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1011)
研究了甲氟哌酸(PFLX)和氧氟哌酸(OFLX)胶束薄层荧光法.以聚酰胺层析板为固定相,使用0.01mol/L的SDS和0.1mol/L的EDTA混合水溶液为展开剂,EDTA的加入避免了氟哌酸-金属离子的络合,使混合物得到较好的分离.在该条件下分离后的PFLX和OFLX...
关键词:甲氟哌酸 氧氟哌酸 荧光胶束薄层 薄层荧光 聚酰胺 血样 尿样 色谱分析 
胶束薄层荧光法同时测定体液中诺氟沙星和氟罗沙星含量的研究被引量:9
《分析测试学报》2004年第2期81-83,共3页周源 冯育林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1011)
研究了胶束薄层色谱法测定体液中诺氟沙星(norfloxacin)和氟罗沙星(fleroxacin)含量的方法 ;以聚酰胺层析板为固定相 ,使用0.01mol/L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水溶液作为展开剂 ,并将EDTA溶液加入到展开剂中避免了氟哌酸 -金属离子络合物...
关键词:体液 诺氟沙星 氟罗沙星 含量测定 同时测定 胶束薄层荧光法 十二烷基磺酸钠 
痕量氟罗沙星和司帕沙星的荧光薄层色谱法测定被引量:8
《分析测试学报》2003年第3期45-47,共3页郑红莲 冯育林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1011)
建立了硅胶G板上分离氟罗沙星(FLX)和司帕沙星(SPLX)并同时测定其在体液中含量的方法 ;用0.27mol·L -1、pH=7的EDTA溶液修饰硅胶G板 ,避免了试样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 ;使用乙醇 -乙酸乙酯 -1,2_二氯乙烷 -10 %(φ)氨水(体积比4∶3∶2...
关键词:氟罗沙星 司帕沙星 痕量分析 荧光薄层色谱法 测定 抗生素 血浆 尿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