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11021)

作品数:19被引量:19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陆维忠马鸿翔周淼平张旭任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技术师范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业科学》《江苏农业学报》《作物杂志》《植物保护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小麦赤霉病单倍体赤霉病抗性小麦×玉米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类型和抗毒素积累能力分析被引量:24
《植物保护学报》2007年第1期32-36,共5页陈怀谷 蔡志祥 陈飞 张凯明 陆维忠 
国家"863"项目(2001AA211021)
赤霉病是我国小麦上的重要病害,品种抗病性利用是控制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明确小麦抗赤霉病资源的抗性类型,有利于小麦抗赤霉病育种。2003年和2004年对9个常用抗源在穗期进行单花滴注和喷雾接种,研究其抗侵染和抗扩展性,并对病穗中的脱...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抗扩展 抗侵染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提高小麦×玉米产生的单倍体成胚率的研究被引量:13
《麦类作物学报》2005年第6期20-24,共5页蔡华 马传喜 司红起 乔玉强 陆维忠 
国家"863"项目(2001AA211021)
为了提高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的频率,采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的室内离体培养法和田间常规杂交法诱导小麦×玉米单倍体,研究了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成胚率、环境温度对离体培养法成胚率以及T>10℃有效积温对常规杂交法成胚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
关键词:小麦 玉米 单倍体 成胚率 
不同小麦组合与不同玉米基因型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被引量:11
《作物杂志》2005年第3期67-69,共3页蔡华 马传喜 陆维忠 
国家"863"项目(2001AA211021)
选用21个小麦F1杂交组合与4个玉米基因型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结果表明,不同小麦F1杂交组合的得胚率存在明显差异,最高组合D026/D035为11.6%,最低组合Ta01/C98仅为1.2%;二者相差10%以上;不同玉米基因型的得胚率趋势表现为:甜玉米(35...
关键词: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单倍体 得胚率 授粉时期 
由小麦×玉米获得的小麦DH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第11期42-44,共3页蔡华 马传喜 陆维忠 
国家"863"项目"抗小麦赤霉病生物技术育种"(2001AA211021)安徽科技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研究了由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获得的小麦双单倍体DH2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结果表明,大多数双单倍体小麦与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染色体数目相同,这是染色体经秋水仙素成功加倍的结果。同时在少数细胞中观察到了染色体的“块状移动”,...
关键词:小麦 玉米 DH 减数分裂 染色体变异 
利用分子标记研究小麦遗传群体的赤霉病抗性鉴定方法被引量:3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125-132,共8页张旭 任丽娟 谭秀云 臧宇辉 马鸿翔 秦浚川 陆维忠 
国家863计划(2001AA21102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2124);江苏省高新技术项目(BG2002304)
 针对小麦赤霉病抗源苏麦3号构建的两个小麦重组自交系遗传群体苏麦3号/Alondra和苏麦3号/安农8455,采用单花接种、表土接种及自然发病3种不同的接种方法进行小麦赤霉病抗性接种鉴定,并根据苏麦3号赤霉病抗性主效QTL的连锁分子标记Xgwm...
关键词:普通小麦 赤霉病 SSR标记 抗性鉴定 
小麦×玉米产生的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研究被引量:13
《麦类作物学报》2005年第3期20-22,共3页蔡华 马传喜 陆维忠 
国家"863"项目(2001AA211021)。
为了研究秋水仙素对小麦×玉米产生的小麦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效果,分别用浓度为250、500、750、1000mg/L的秋水仙素溶液对单倍体植株进行浸根加倍处理。结果表明,单倍体植株的平均加倍率分别为51.9%、83.2%、86.4%、82.9%,平均加倍处理...
关键词:小麦 玉米 单倍体 加倍率 加倍处理效率 
小麦扬麦14抗赤霉病性鉴定及应用评价被引量:4
《江苏农业科学》2005年第3期64-65,共2页张勇 程顺和 张伯桥 高德荣 
国家"863"项目(编号:2001AA211021;2001AA241033)。
2003~2004年对小麦扬麦14的20个优系分别在江苏扬州和福建建阳进行了抗赤霉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扬麦14的抗赤霉病性达MR~R,抗性好于原主栽品种扬麦158。生产示范表现突出,在长江中下游麦区淮南片及苏中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小麦 品种 赤霉病 抗病性 
小麦抗病新材料H35、S42和N553抗赤霉病性的遗传效应被引量:8
《江苏农业学报》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张勇 程顺和 张伯桥 高德荣 吴素兰 王朝顺 
国家"十五""863"项目(2001AA211021)
对 5个抗赤霉病亲本与 1个感赤霉病亲本配制的部分双列杂交组合和 4个抗赤霉病亲本与感赤霉病亲本安农 8455配制的家系群体进行了小麦抗赤霉病性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①抗赤霉病材料S42和H35具有较好的一般...
关键词:赤霉病 小麦 特殊配合力 一般配合力 抗病 遗传效应 主基因 病性 家系 分析 
小麦赤霉病抗性QTL分析被引量:21
《作物学报》2004年第8期786-791,共6页周淼平 任丽娟 张旭 Olga-E Scholten 黄益洪 马鸿翔 陆维忠 
国家"863"课题 ( 2 0 0 1AA2 110 2 1);中欧合作项目 (ERBIC18CT980 3 12 );江苏省高新技术研究项目 (BG2 0 0 13 0 9)
以小麦赤霉病抗源望水白与感病品种Alondra杂交产生的 10 4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 ,采用JoinMap○R3 0软件构建了含有 2个RAPD、10 9个SSR和 10 5个AFLP标记共 2 5个连锁群的遗传连锁图 ,其中 2 4个连锁群可以确定为相应的染色体 ;采用自...
关键词:小麦 赤霉病 抗病性 QTL 分子标记 分子辅助育种 
小麦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被引量:10
《上海农业学报》2004年第3期32-36,共5页姚金保 姚国才 杨学明 钱存鸣 王书文 
江苏省"十五"农业科技重大攻关项目 (BE2 0 0 13 0 8);国家"863"项目 ( 2 0 0 1AA2 110 2 1)资助
利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II,对冬小麦 8个亲本的主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孕小穗数、主穗粒数、小穗粒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单穗粒重 8个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基因效应和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孕小穗数的遗传主要受加性...
关键词:小麦 穗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