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808806)

作品数:12被引量:12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汤冬杰史晓颖王新强张文浩蒋干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内华达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地质论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华北地台氧化还原条件核形石中寒武世组构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华北串岭沟组凝灰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层学意义被引量:12
《地学前缘》2019年第3期183-189,共7页刘典波 王小琳 张恒 石成龙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808806);自然资源部全国地质构造区划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项目(DD201603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336)
华北克拉通燕辽地区是中国中新元古代沉积地层的标准剖面区。蓟县群和青白口群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高精度定年数据,但是长城群除了顶部大红峪组有了高精度定年以外,其他组还缺乏可靠的高精度定年数据。为了准确标定华北克拉通中元古界...
关键词:锆石SHRIMP U-PB定年 中元古界 串岭沟组 华北克拉通 
河北平泉高于庄组凝块石的特征及其成因解析被引量:1
《地质科学》2016年第4期1324-1343,共20页张文浩 史晓颖 汤冬杰 王新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11CB8088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2039)和中国地质调查项目“黑龙江大三江盆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编号:12120115001601)资助.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的发育对古环境与微生物群落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河北省平泉县地区中元古代高于庄组四段发育有凝块石、纹理石、叠层石多种微生物碳酸盐岩。凝块石以其内部独特的凝块组构而显著区别于...
关键词:凝块石 微生物 胞外聚合物 高于庄组 华北地台 
华北串岭沟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被引量:6
《地质论评》2016年第1期37-53,共17页石成龙 刘典波 崔一龙 张传恒 邱元喆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11CB808806)的成果~~
华北古陆北缘中元古代串岭沟组是整个华北古陆沉积环境从以滨浅海陆源碎屑岩为主体的沉积体系向以碳酸盐岩为主体的陆表海沉积体系的转折点。串岭沟组发育了大量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水塑性变形构造,液化构造,流化构造,均是与地震驱动相...
关键词:华北 中元古代 串岭沟组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古地震 
Mo-U共变作为古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分析的重要指标——进展、问题与展望被引量:24
《现代地质》2015年第1期1-13,共13页汤冬杰 史晓颖 赵相宽 王新强 宋高源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8088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39;4140202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652014063)
由于氧化还原敏感金属元素(RSM)在氧化水体中化学性质保守,而在缺氧水体中还原活化并向沉积物中转移,因而黑色页岩中的RSM富集度被广泛用于古沉积环境和水体化学条件的研究。近年来不仅建立了判定海水氧化还原(redox)状态的定量指标体系...
关键词:氧化还原敏感金属元素 Mo-U共变 氧化还原条件 古水文环境 
华北古元古代末鲕铁岩:Columbia 超大陆裂解初期的沉积响应被引量:9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290-304,共15页汤冬杰 史晓颖 刘典波 林倚天 张传恒 宋高源 吴金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No.2011CB8088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272039;4140202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研启动基金项目(No.2652014063)
铁建造和鲕铁岩是地史上两类主要的富铁沉积,不仅记录了地球大气与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和化学条件演变,而且也反应了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过去对铁建造已有深入研究,而有关前寒武纪铁岩成因与古海洋和构造背景研究甚少...
关键词:铁岩 微组构 古海洋环境 古元古代 超大陆裂解 华北地台 沉积作用 
华北地台西缘早—中寒武世过渡期核形石:微生物群落对浅海缺氧环境的响应被引量:20
《古地理学报》2014年第3期305-318,共14页张文浩 史晓颖 汤冬杰 王新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11CB8088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2039)联合资助
地质记录表明在早—中寒武世过渡期发生了一次重要的生物灭绝事件,但对其成因的认识仍存在分歧。作者试图通过对华北地台该时段广泛发育的核形石微组构和矿化过程研究,揭示微生物群落对灾变事件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发现核形石内...
关键词:早-中寒武世过渡期 核形石 有机矿化 草莓状黄铁矿 缺氧环境 华北地台 
华南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的有机碳同位素梯度和海洋分层被引量:13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第6期1142-1154,共13页王新强 史晓颖 GanQing JIANG 汤冬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1CB808806);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EAR-074582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120022120008)资助
埃迪卡拉纪-早寒武世是地球历史上碳循环的重大波动期,但有关其成因和古环境意义仍存在很大分歧.为阐明这一问题,本文对华南晚埃迪卡拉纪.早寒武世两条剖面进行了高分辨的碳同位素研究.在浅水相区九龙湾.季家坡剖面,晚埃迪卡拉...
关键词:晚埃迪卡拉纪 早寒武世 华南 有机碳同位素 海洋分层 
Organic carbon isotope gradient and ocean stratification across the late Ediacaran-Early Cambrian Yangtze Platform被引量:11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4年第5期919-929,共11页WANG XinQiang SHI XiaoYing JIANG GanQing TANG DongJie 
supported by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Grant No.2011CB808806);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Grant No.EAR-0745825);Doctoral Fund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Grant No.2012002212008)
Organic carbon isotope (δ-13 Corg) data from two well-preserved sections across a shallow-to-deep water transect of the late Edi- acaran-Early Cambrian Yangtze Platform in South China show significant temporal and ...
关键词:late Ediacaran Early Cambrian South China organic carbon isotopes ocean stratification 
华北地台西缘早—中寒武世之交的核形石:微组构与生物矿化机制研究被引量:14
《现代地质》2014年第1期1-15,共15页张文浩 史晓颖 汤冬杰 蒋干清 
科技部"973"项目(2011CB8088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39;40972022)
内蒙古乌海地区毛庄组上部灰岩产大量核形石,其内核与包壳含丰富的矿化细菌和有机质残余。显微观察显示:内核以微晶质为主,含少量生屑和陆源碎屑;包壳由亚毫米级亮/暗纹层交互构成。亮层具微亮晶—微晶混合组构,以自养蓝细菌居多;暗层...
关键词:核形石 微组构 生物矿化 早—中寒武世之交 华北地台 
中元古代微指状叠层石:超微组构和有机矿化过程被引量:9
《地质论评》2012年第6期1001-1016,共16页汤冬杰 史晓颖 蒋干清 张文浩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编号2011CB8088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972022;40921062)的成果
微指状叠层石(microdigitate stromatolites,以下简称MDS)是新太古代—中元古代一种重要的沉积构造。由于其内部以纤维状组构为重要特征,而缺乏直接的微生物化石证据,被认为代表特定海洋化学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海底碳酸盐沉淀,属无机成因...
关键词:微指状叠层石 微组构 微生物矿化 中元古代 华北地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