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A04-01-08)

作品数:6被引量:2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马晖玲李云霞马政生张小燕韩斌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大学教育部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草业科学》《草地学报》《中国草地学报》《草原与草坪》更多>>
相关主题:紫花苜蓿聚天门冬氨酸基因苜蓿玻璃化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和田苜蓿组织培养中玻璃化现象研究被引量:7
《草原与草坪》2012年第5期58-61,66,共5页王庭辉 马晖玲 
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GNSW-2007-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A04-01-08)资助
玻璃化现象是紫花苜蓿组培过程中常见的现象,由于其难以发育成苗或很难移栽成活而严重影响组织培养成功率。以和田苜蓿下胚轴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在不同激素配比、蔗糖、琼脂浓度下和田苜蓿再生苗的玻璃化现象,并探索出改...
关键词:和田苜蓿 组织培养 玻璃化 
喷施聚天门冬氨酸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草原与草坪》2010年第6期40-46,共7页张小燕 马晖玲 马政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奶牛专项"子课题1"优质高产抗逆苜蓿和饲料作物新品种选育"子专题(2006BAD04A04-01-08)资助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聚天门冬氨酸(PASP)5个作用浓度20、40、60、801、00 mg/kg对3个紫花苜蓿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PASP对不同品种1年3茬次的产量和品质具有不同影响。3个紫花苜蓿品种年产量均以PASP为20 mg/kg处...
关键词:紫花苜蓿 聚天门冬氨酸 干草产量 株高 品质 
GFP基因在苜蓿转化组织中的荧光表达量分析被引量:1
《草原与草坪》2010年第6期65-68,共4页韩斌 马晖玲 李云霞 
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紫花苜蓿抗病转基因植株的选育(GNSW-2007-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奶业专项"子课题1"优质高产抗逆苜蓿和饲料作物新品种选育"子专题(2006BAD04A04-01-08)资助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溶菌酶(Lyz)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入"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中,获得含有双元基因的紫花苜蓿转基因植株。在荧光显微镜下对不同处理、不同培养时期的苜蓿转化愈伤组织及再生转化植株进行荧光检测和...
关键词:苜蓿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 荧光检测 
聚天门冬氨酸对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草业科学》2010年第8期114-118,共5页张小燕 马晖玲 马政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奶牛专项"子课题1"优质高产抗逆苜蓿和饲料作物新品种选育"子专题(2006BAD04A04-01-08)
采用叶面喷施法研究了5个不同质量浓度聚天门冬氨酸(PASP)处理(20,40,60,80,100 mg/L)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产量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PASP对紫花苜蓿一年3茬每茬次的干草产量具有不同影响,20、406、0...
关键词:紫花苜蓿 聚天门冬氨酸 生物学性状 草产量 
紫花苜蓿基因转化组织再生过程中褐化因素的分析被引量:5
《中国草地学报》2010年第4期69-74,共6页李云霞 马晖玲 成慧 
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紫花苜蓿抗病转基因植株的选育"(GNSW-2007-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奶牛专项"子课题1"优质高产抗逆苜蓿和饲料作物新品种选育"子专题(2006BAD04A04-01-08)
以新疆大叶苜蓿、甘农3号紫花苜蓿和陇东苜蓿的下胚轴为外植体,以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抗旱基因的转化,针对转化组织在再生过程中出现的褐化现象,分析了转化后的外植体愈伤组织于冬夏两季在诱导、分化及再生过程中的褐化因素,并提出了解...
关键词:紫花苜蓿 基因转化 再生 褐化 
Lyz-GFP双元基因在苜蓿愈伤组织中的转化被引量:2
《草地学报》2010年第3期352-357,共6页韩斌 马晖玲 李云霞 
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GNSW-2007-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A04-01-08)资助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溶菌酶(Lyz)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入"甘农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sativaMartyn)和"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品种中,获得含有该双元基因的苜蓿转基因愈伤组织;采用荧光检测和PCR扩增技术...
关键词:苜蓿 溶菌酶Lyz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 愈伤组织 农杆菌介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