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09JC1400100)

作品数:7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津婴程辉蔡斌黄正霞陈莉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内科急危重症杂志》《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疾病诊治进展基础疾病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溶血危象及其基础疾病的鉴别诊断被引量:7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年第6期321-324,共4页李津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070734);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No:09JC1400100)
溶血危象概指因短期内红细胞溶破骤增或骨髓红系增生骤停/失代偿而出现血红蛋白急剧下降、严重贫血乃至危及生命的临床急症。源自散发病例的溶血危象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命名,而目前国内外权威性专业论著和教科书对“溶血危象”尚无系...
关键词:溶血危象 溶血性贫血 鉴别诊断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诊治进展被引量:9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年第5期347-350,共4页李津婴 
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资助课题(09JC1400100);国家自然基金资助课题(31070734)
HS的诊断进展旨在提高球形红细胞检出的敏感度和膜缺陷细胞检出的特异度,并且要求方法易于操作和推广,EMA结合试验具备这些优点,成为新的诊断金标准。目前没有单一指标可以确诊所有HS,EMA+AGLT是敏感度最高的组合试验,可以检出轻型和代...
关键词: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红细胞酶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期271-273,共3页程辉 李津婴 
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资助课题(09JC1400100)
已发现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至少可由19种红细胞酶缺乏和1种酶活性过高引起,发病率居前几位的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症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丙酮酸激酶(PK)、嘧啶5′核苷酸酶(P5′N)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的缺陷。G6PD缺乏症...
关键词:红细胞酶病 溶血性贫血 机制 
红细胞形态学对溶血性疾病的诊断意义被引量:6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期214-217,共4页李津婴 许燕群 
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资助课题(09JC1400100)
红细胞形态学对溶血性疾病的诊断意义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尽管现代实验手段层出不穷,检验项目中仪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血液病诊断实验中,形态学诊断至今仍然是任何仪器不可替代的人工实验手段和初诊指标.有时是唯一的确...
关键词:红细胞 形态学 溶血性疾病 诊断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并存β地中海贫血双重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被引量:6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期225-228,共4页李津婴 陈莉 黄正霞 方超平 蔡斌 
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资助课题(09JC1400100)
目的:对3例溶血性贫血疑难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柱层析法定量测定血红蛋白A2(HbA2),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SCH)推荐速率法测定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丙酮酸激酶(PK),梯度凝胶电泳分析红细胞膜血影蛋白,其他溶血试验按...
关键词: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Β地中海贫血 溶血性贫血 鉴别诊断 
小儿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影响因素与治疗选择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9年第6期481-484,共4页李津婴 万树栋 
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资助课题(09JC1400100)
溶血性疾病的发病年龄以新生儿期为最高,婴幼儿童在红细胞生化代谢、机体生长发育等方面的阶段性特点使小儿溶血性贫血的表现有不同于成人患者之处,可能增加溶血病因鉴别诊断的困难,治疗上也应权衡利弊选择适宜的方案。本文结合国内...
关键词:溶血性贫血 鉴别诊断 小儿 治疗 机体生长发育 溶血性疾病 新生儿期 发病年龄 
探究红细胞膜4.1蛋白及其相关疾病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9年第6期515-517,共3页程辉(综述) 李津婴(审校) 
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资助课题(09JC1400100)
红细胞膜4.1蛋白是主要膜骨架蛋白,通过与其他几种膜骨架蛋白作用,维持红细胞的形状及机械性能。4.1蛋白家族大概有40多个成员,共同特征是在分子结构N末端都有一个高度保守的FERM区域,不同的家族成员由不同的基因编码,发生突变...
关键词:4.1蛋白 FERM区域 疾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