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44-001-01)

作品数:148被引量:1138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吉马志欣李进步付斌范华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石油钻采工艺》《地球物理学进展》更多>>
相关主题: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致密砂岩致密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盐池地区长8和长9油层油气富集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1
《非常规油气》2023年第4期29-38,共10页麻宇杰 吴勤博 李永宗 骆高俊 陈正辉 杨琪 王婧 李霞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二期)”(2016ZX0505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超低渗油藏有效开发关键技术”(2017ZX05013-004)。
为研究构造和沉积对天环凹陷构造带盐池地区长8和长9油层油气组富集差异的控制作用,通过对研究区构造、沉积和储层特征的深入刻画,对2个油层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断层、鼻隆构造发育,断层...
关键词:天环凹陷构造带 长8和长9油层组 鼻隆与断层 储层特征 油藏特征差异 
CO_(2)非混相驱原油膨胀及沥青质沉淀影响因素被引量:4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年第4期105-112,共8页袁斌 汪洋 白航航 陶静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2016ZX05050)。
膨胀降黏是CO_(2)非混相驱增油的主要方式,但CO_(2)溶于原油后会引起原油组分变化产生沥青质沉淀,降低CO_(2)驱油效果。采用自主研制的高温高压纳米滤膜过滤容器,模拟了岩心薄片过滤作用下的CO_(2)驱油实验,并结合注CO_(2)原油膨胀实验...
关键词:非混相驱 CO_(2)驱 原油膨胀 沥青质沉淀 影响因素 
深层页岩气储层耐温抗盐型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研究被引量:4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4期104-111,共8页问晓勇 赵倩云 叶亮 刘利峰 张燕明 王文雄 闫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任务3:“大型低渗透致密气田规模效益开发技术”(1601-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集团公司侧钻井技术示范与推广”(2019D-4209)。
为满足深层页岩气储层压裂施工对压裂液性能的要求,以丙烯酰胺、刚性基团阳离子单体和N-乙烯吡咯烷酮为原料复配了一种高效耐温抗盐型降阻剂GHR-1,并结合助排剂和黏土稳定剂,形成了一套适合深层页岩气储层的耐温抗盐型滑溜水压裂液体系...
关键词:滑溜水压裂液 降阻剂 减阻率 耐温抗盐 深层页岩气 
页岩油CO_(2)吞吐影响因素及微观孔隙动用特征被引量:4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年第4期148-156,共9页杨明 薛程伟 李朝阳 陈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2016ZX05050)。
为明确CO_(2)吞吐提高页岩油采收率的影响因素,采用4A分子筛在标定横向弛豫时间与孔径之间转换系数的基础上,开展了CO_(2)吞吐岩心核磁共振扫描实验,研究了注气压力、闷井时间、储层温度、裂缝及吞吐次数对CO_(2)吞吐效果的影响,从纳米...
关键词:页岩油 核磁共振 CO_(2)吞吐 孔隙结构 影响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被引量:14
《岩性油气藏》2023年第3期51-65,共15页薛楠 邵晓州 朱光有 张文选 齐亚林 张晓磊 欧阳思琪 王淑敏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6ZX0505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17ZX05001002)联合资助。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平凉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15口井的暗色泥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测井解释成果,推断出其古沉积环境,总结了烃源岩质量的主控因素及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平凉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自下而...
关键词:地球化学 古生产力 潮湿温暖气候 缺氧还原环境 火山-热液型烃源岩 长7段 三叠系 平凉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辫状河储层构型单元测井解剖及有效砂体分布规律
《国外测井技术》2023年第3期83-86,共4页陈志华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6ZX0505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专项“长庆气田稳产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编号:2016E-0509)。
苏里格气田盒8下亚段(H8x)辫状河储层砂体连续性和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为了更高效地进行气田开发,应用储层构型理论,以试验区苏×井为例,开展地下辫状河辫状水道、心滩识别及内部结构精细解剖,明确有效砂体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心滩含...
关键词:储层构型 有效砂体 地下辫状河储层 盒8下亚段 
高温高压下离子液体对原油中沥青质沉淀的抑制效果评价被引量:2
《油田化学》2023年第2期297-304,344,共9页曹鹏福 赵沪春 闫占冬 刘海洋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项目编号2016ZX05050)。
离子液体在油藏开发中防止沥青质沉淀的潜力较大,但高温高压条件下离子液体的抑制效果尚不明确。在对2种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和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r)以及2种商业抑制剂对原油中沥青质沉淀抑制效果评价...
关键词:离子液体 沥青质 沉淀 CO_(2) 沥青质沉淀起始压力(AOP) 
沥青质沉积方式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被引量:3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年第2期91-98,共8页刘俊凯 徐鑫 呼苏娟 薛伟 肖波 李军建 于宏超 陈江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2016ZX05050)。
为明确均匀沥青质沉积下的储层伤害特征及机理,通过岩心真空饱和原油的实验,建立均匀沥青质岩心沉积方法,开展正向水驱及反向水驱实验分析均匀沥青质下储层油水渗流规律。结果表明:与直接饱和法相比,真空饱和法的岩心中沥青质沉积量大...
关键词:沥青质 非均匀性 渗透率 储层伤害 孔喉堵塞 表面沉积 
页岩油CO_(2)非混相吞吐与埋存实验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0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年第2期143-151,共9页陈江 高宇 陈沥 雷艳 张洁 刁广智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2016ZX05050)。
将CO_(2)注入页岩,不但能提高页岩油采收率,还能达到埋存CO_(2)的目的,但CO_(2)吞吐和埋存的影响因素较多且相互作用。为搞清楚页岩油CO_(2)非混相吞吐与埋存特征,通过开展页岩岩心CO_(2)吞吐、吸附实验,定量评价了CO_(2)注入压力、CO_...
关键词:页岩 CO_(2)吞吐与埋存 影响因素 吸附 
基于L^(1)范数的全变分地震信号反褶积优化算法被引量:1
《地震研究》2023年第1期107-115,共9页卢明德 
国家重大专项示范工程“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2016ZX05050)”;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辽河油田千万吨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7E-1602)”联合资助。
基于借范数最优化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L^(1)范数的全变分地震信号反褶积优化算法。该算法基于L^(1)范数全变分理论构建地震信号重建模型,同时将其转化为符合迭代与交替最小化的求解形式,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设计地震信号的反褶积优化算...
关键词:地震信号 反褶积 去噪 L^(1)范数 全变分理论 交替方向乘子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