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7SJD820031)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思运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前沿》《理论探索》《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和谐社会秩序社会转型现代和谐社会自由秩序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和谐视野下的社会秩序被引量:4
《理论探索》2010年第3期31-34,共4页宋思运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SJD820031);负责人宋思运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赖于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社会转型及其带来的秩序短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动因,稳定、多元的社会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秩序的多方有效供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和谐社会 秩序 社会转型 秩序供给 
简论宪政实现的基本保证——从宪政的基本要素谈对权力的限制
《前沿》2009年第10期3-5,共3页宋思运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7SJD820031;项目名称:<自由与秩序动态平衡:和谐社会法治机制研究>
现代政治文明乃是宪法秩序或宪政文明,在一个宪政国家里,所谓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宪法和宪政的问题。而从宪政的基本要素即民主、宪法、人权、自由的分析中得出结论:宪政社会的实现的保证是基于对于权力的限制,舍此,便是...
关键词:宪政 民主 人权 自由 限制权力 
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被引量:1
《前沿》2009年第9期6-9,共4页宋思运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7SJD820031
秩序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价值,自由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而秩序与自由有机统一,则是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实现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即在秩序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对自由的保障,则是社会实现和谐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自由 秩序 动态平衡 和谐社会 
树立正确的法治和谐观:自由与秩序角度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15-17,共3页宋思运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研究成果<自由与秩序动态平衡:和谐社会法治机制研究>(07SJD820031)
树立正确的法治和谐观,是科学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现代和谐,必然是法治和谐。法治和谐观就是人本、自由和谐观,矛盾、多元和谐观,理性、整体和谐观,动态、平衡和谐观。总体上说,就是以自由的秩序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和谐。
关键词:法治 和谐观 自由的秩序 
确立自由的秩序:现代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被引量:4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6-20,共5页宋思运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07SJD820031)
秩序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价值,没有秩序,就意味着没有和谐。而社会和谐对于秩序的要求,则是在秩序基础上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的秩序的确立,则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自由秩序 和谐社会 核心价值 
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价值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4,共4页宋思运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SJD820031)
秩序成为问题,是转型变革社会的特征。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社会秩序以前所未有的明晰性和严峻性凸显出来,这既是社会分工细化的市场经济对秩序地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定为具有终极意义的社会价值之后秩序...
关键词:秩序 社会转型 和谐社会 基础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