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ZJ022)

作品数:11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侯兴华张国儒更多>>
相关机构:保山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宗教学研究》《保山学院学报》《萍乡学院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傈僳族田野调查巫文化刀杆节边境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腾冲胆扎傈僳族丧葬仪式钻蓬的人类学解读被引量:2
《宗教学研究》2016年第2期191-196,共6页侯兴华 
2015年度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视阈下跨境傈僳族研究"(2015Z191);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境民族基督教信仰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11XZJ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丧礼是宗教行为的典型,是宗教文化展演的重要舞台。钻蓬为傈僳族传统丧葬过程中三大重要仪式之一,亦是傈僳族原始宗教文化元素彰显的主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意和较强的社会功能及作用。文化蕴意表现在钻蓬起源的传说、举行的时间选...
关键词:傈僳族 钻蓬仪式 社会控制 
近年来傈僳族族内互动与民族意识的增强被引量:2
《萍乡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75-78,共4页侯兴华 
2015年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XZJ022)
傈僳族是一个横跨中缅泰印四国国境而居的跨国民族。近年来,由于以云南民族学会傈僳族研究委员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傈僳学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傈僳族发展促进会等为代表的各个傈僳族学会、研究会的成立,促进了国内外傈僳族群众之间...
关键词:傈僳族 族内互动 民族意识 增强 
爱国主义视野下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探讨被引量:1
《保山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52-57,共6页侯兴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境民族基督教信仰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XZJ022)
爱国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建设中融入爱国主义情怀是时代的特征和需要。爱国主义在西南民族地区源远流长,因此在节日文化、影视文化和特色村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积极融入爱国主义。这既是西南边境...
关键词:爱国主义 云南跨境民族 文化建设 
文化冲突视阈下云南部分傣族改信基督教与边境社会稳定——基于对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的田野调查被引量:4
《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1期187-192,共6页侯兴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境民族基督教信仰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11XZJ022)"的阶段性成果
傣族是一个主要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民族。佛教文化对傣族影响深远。自20世纪初,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佛教对傣族影响力的减弱以及基督教的传播,云南边境地区部分傣族群众放弃佛教信仰转投基督教,导致了两种宗教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突,领...
关键词:文化冲突 傣族 佛教 基督教 社会稳定 
西南跨境民族巫文化研究——对腾冲猴桥傈僳族尼扒的田野调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33-38,共6页侯兴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境民族信仰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11XZJ022)"阶段性成果
尼扒是生活在傈僳族地区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一些年纪较大的男性组成,他们平时用自己的巫术为人们驱鬼治病,消灾解难,遇到有人过世就发送死者,节日期间上刀杆下火海,祈福纳祥。在长期田野调查并结合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描述...
关键词:腾冲 猴桥 傈僳族 尼扒 现状 
腾冲猴桥傈僳族尼扒情况调研
《保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47-54,共8页侯兴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境民族基督教信仰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XZJ022)
尼扒是生活在傈僳族地区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一些年纪较大的男性组成,他们平时用自己的巫术为人驱鬼治病,消灾解难,参与丧事办理,节日期间"上刀杆"、"下火海",祈福纳祥。在长期田野调查及其结合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描述了腾冲猴...
关键词:腾冲 猴桥 傈僳族 尼扒 现状 
傈僳族巫文化研究——以腾冲猴桥傈僳族尼扒为例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4期1-8,19,共9页侯兴华 
国家社科项目"跨境民族信仰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11XZJ022)"阶段性成果
尼扒是生活在傈僳族地区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一些年纪较大的男性组成,他们平时用自己的巫术为人驱鬼治病,消灾解难,遇到有人过世就发送死者,节日期间上刀杆下火海,祈福纳祥。在长期田野调查及其结合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描述...
关键词:腾冲 猴桥 傈僳族 尼扒 现状 
泰国傈僳族及其文化认同被引量:3
《思想战线》2013年第2期141-142,共2页侯兴华 张国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境民族基督教信仰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11XZJ022)
一、人口与分布 保罗和路易斯认为,泰国傈僳族大概是于1921年前后从缅甸迁徙而来的。第一批进入泰国的傈僳族只有4户人家,他们住在清迈一个叫会三的村庄,同年又有另外15户人家迁到这里。数年后,傈僳族开始向四周扩散,一些人迁移...
关键词:傈僳族 泰国 文化认同 1921年 清莱府 二战后 迁徙 历史 
傈僳族族称来源及含义被引量:1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3期8-13,共6页侯兴华 
保山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境民族基督教信仰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11XZJ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傈僳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自唐代以来其族称就相继出现于不同的文献典藉中,但是对"傈僳"二字的来源及其含义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补充了大量新获得的资料的情况下,就傈僳族族称来源与含义作进一步...
关键词:傈僳族 族称 来源 含义 
傈僳族刀杆节的由来及其演变被引量:7
《保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84-89,共6页侯兴华 
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XZJ022)
作为民族的传统节日,刀杆节是傈僳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传承了傈僳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发扬了傈僳族敢于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但随着傈僳族的不断流动和迁徙,特别是当他们迁徙到保山的腾冲、龙陵一带后,刀杆节从起节日源传说到活动形...
关键词:傈僳族 刀杆节 由来 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