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5)

作品数:43被引量:18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瑞茂陈大伦李敏汤晓华胡腾文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省油菜研究所贵州大学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长江蔬菜》《贵州农业科学》《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甘蓝型油菜选育甘蓝型辣椒隐性核不育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辣椒死棵原因及防控技术被引量:2
《长江蔬菜》2013年第17期52-53,共2页罗绍明 陈小均 何海永 
贵州省年度攻关(黔科合NY字[2009]3002);贵州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NZ字(2005)3010]子课题
近年来辣椒死棵严重影响贵州平坝县辣椒生产,通过田间调查、症状观察和病原菌分离鉴定,明确了辣椒疫霉镰刀菌和假单胞杆菌是引起该地辣椒死棵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基础防治和应急防治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辣椒生产 防控技术 死棵 原因 应急防治 假单胞杆菌 田间调查 分离鉴定 
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的选育被引量:12
《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第12期30-32,共3页张瑞茂 陈大伦 李敏 胡腾文 曾章丽 田世刚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6];贵州省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甘蓝型纯黄籽高油分油菜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黔科合NY字(2007)3018];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专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三系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院ZX(2007)016]
以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全不育系6515A与恢复系6373R为亲本组配育成了高效型杂交油菜新组合油07-4。该组合在2008—2010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63.52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7.0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三系 油科1号 选育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优良恢复系6958 R的选育被引量:3
《种子》2011年第10期102-104,共3页张瑞茂 李敏 陈大伦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专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三系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1998年春以R06(从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引进的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常规品种中双4号中系选的优系)为母本和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种湘油15(从湖南省大面积油菜生产区引进的湘油15中的1个选系)进行有性人工杂交,采用常规杂交育种程序经过...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恢复系 配合力 理想株型 常规育种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86AB的选育被引量:3
《种子》2011年第9期106-109,共4页张瑞茂 陈大伦 李敏 胡腾文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6]
通过以油研10号(82278 A×942 R)F1为基础,采用自交、测交的方法,并经连续夏繁加代选择,历经5年7代的选育于2003年育成稳定了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型系86 AB。其芥酸均在1%以下,硫甙20.6~26.8μmol/g,含油量46.6%~4...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三高两低 隐性核不育 黄籽频率 黄籽度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益油1号的选育被引量:2
《种子》2011年第8期113-115,共3页张瑞茂 李敏 钟永先 陈大伦 刘永伦 胡腾文 唐相群 余长水 罗勇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6]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86 A与恢复系6958 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益油1号(原名NR 168,下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在贵州省区试中平均单产180.88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14.44%(极显著)分别居2008年...
关键词:甘蓝型杂交油菜 益油1号(NR 168) 选育 
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的选育被引量:4
《种子》2011年第7期106-108,共3页张瑞茂 陈大伦 李敏 胡腾文 曾章丽 田世刚 徐春 周介雄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专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三系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核不育系81 A(原118 A)与恢复系5958 R(又简称58 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区试代号为油06-3,下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于2009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省...
关键词:甘蓝型杂交油菜 隐性上位核不育 翔油1号 选育 
贵州12个辣椒杂交种SSR标记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分析被引量:12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6期769-774,共6页何建文 杨文鹏 姜虹 杨红 万文鹏 胡明文 
贵州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NZ字(2005)3010]
从辣椒基因组的75个SSR标记中筛选出15个多态性较好的标记,用于构建12个辣椒杂交种的数字化指纹图谱。在构建指纹图谱的基础上,用每个标记的指纹数据分别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标记Hpms1-69和Hpms2-281的鉴别能力较强。再用标记Hpms1-69...
关键词:SSR 指纹图谱 辣椒 
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的选育被引量:2
《种子》2010年第10期102-104,共3页张瑞茂 陈大伦 李敏 胡腾文 曾章丽 田世刚 徐春 周介雄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专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三系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核不育系81A(原118A)与恢复系5958R(又简称58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区试代号为油06-3,下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同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既适宜育苗...
关键词:甘蓝型杂交油菜 隐性上位核不育 翔油1号 选育 
高海拔山区玉米品种栽培技术优化研究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第9期41-43,共3页张志国 梅艳 先新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农社字(2005)04];毕节地区重点研究项目[毕科合计字(2006)01]资助
为给高海拔山区审定的类似新品种进行高产栽培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毕单16号为试材,用二因子回归最优设计方法,根据种植密度(x1)、氮肥施用量(x2)对毕单16号产量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试验结果得出玉米产量与二因子间的回...
关键词:模拟 玉米 种植密度 氮肥施用量 优化设计 
不同精料喂量对育肥肉牛增重的影响被引量:10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年第4期317-319,329,共4页徐娥 夏先林 保禹 杨巍 徐端 伍贵相 
贵州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基金[黔科合NZ字(2005)3002]
选择24月龄左右健康西×本杂肉牛20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按牛体重的1%饲喂精料,试验组2按牛体重的1.5%饲喂精料,酒糟、草料任意采食,研究不同的精料添加水平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1平均日增体重1.13 kg,每天每头牛...
关键词:育肥肉牛 增重 饲料利用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