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

作品数:15被引量:7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选育油菜新品种花生新品种花生油菜种子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耕作与栽培》《安徽农业科学》《湖北农业科学》《贵州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贵州省级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重点项目贵州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分析被引量:6
《作物研究》2021年第4期355-360,共6页徐春 胡权 杜才富 侯艳 赵继献 
贵州省科技项目(黔科合支撑[2020]1Y106号);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GZCYTX2018-0802)。
产油量高低反应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为了解中国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现状,对10年的国家油菜区域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甘蓝型油菜平均产量为2 584.4 kg/hm^(2) ,含油率平均为43.08%,产油量平均为1 115.0 kg/hm^(2) 。产油...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产油量 含油率 产量 
甘蓝型隐型核不育三系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被引量:1
《种子》2017年第12期125-127,共3页汤勇 陈东杰 汤晓华 徐春 张瑞茂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思南油菜综合试验站(CARS-12);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早熟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高效栽培研究与推广"(黔科合成果[2017]4115);贵州省星火计划项目"早熟高油分黄籽双低优质油菜宝油早12示范推广与产业化"(黔科合成转字[2015]5314-1号);贵州省科技厅年度攻关项目"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黔科合NY字[2012]3041号);贵州省科研机构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任务书"油菜育繁推技术创新与服务"(黔科合服企[2015]4001号)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推高了农村劳动力用工成本,而两系杂交油菜育种需在初花期拔出50%左右的可育株,需耗费大量劳动力和时间才能保证种子质量和纯度,在现今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的状况下,两系杂交油菜制...
关键词:甘蓝型 隐形核不育三系油菜 油科1号 
15份紫苏材料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种子》2017年第8期57-59,共3页陈东杰 汤勇 沈奇 高志宏 徐春 王仙萍 郭平 田世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紫苏属植物进化与种群结构研究以及贵州紫苏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31360067);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贵州紫苏属植物SSR标记开发与资源鉴选(黔科合J字[2014]2020号);贵州省科技厅省农科院联合基金项目"转录组及脂肪酸代谢共表达分析揭示紫苏α-亚麻酸合成及调控机理"(黔科合LH字[2015]7062号);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山地高效紫苏新品种选育及推广"(黔科合NY字[2016]3052号)
为更有效的对紫苏选育品系进行评价,本研究对15份紫苏材料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关联性分析、回归分析,评估几个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单产为应变量,以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穗数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这3个...
关键词:紫苏 产量 农艺性状 关联性分析 回归分析 
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的选育被引量:3
《贵州农业科学》2015年第7期1-4,共4页侯国佐 侯燕 侯剑 何惠平 周琦 徐春 
国家863计划项目"强优势油菜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1AA10A104)
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早熟及抗逆性好的亲本杂交转育并结合相应的早熟性选择及轻简栽培方法育成的隐性核不育系早01A与双低恢复系J4配制选育成功的杂交组合。在贵州省2012—2014年早熟组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90.85d...
关键词:油研早18 早熟品种 轻简栽培技术 高产高效 杂交油菜 品种选育 
杀虫剂噻虫嗪的残留研究进展被引量:13
《贵州农业科学》2012年第2期75-79,共5页赵云 秦信蓉 徐春 雷绍林 杜才富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喀斯特山区特有作物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转基因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07BAD59B04);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甘蓝型油菜强优势杂交种及新材料的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院所(2009)004];贵阳市科技局计划项目"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抗耐低温冷(冻)新材料选育及应用"[(2008)筑科农合同字第10-2号];贵州省科技厅项目"油料生物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院所创能(2008)003]
噻虫嗪可有效防治多种害虫,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畜牧业。为噻虫嗪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综述了杀虫剂噻虫嗪在蔬菜、茶叶等植物及土壤上的残留测定方法,分析了噻虫嗪残留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噻虫嗪 农药残留 测定方法 
高油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18R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2
《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第12期43-44,47,共3页徐春 秦信蓉 
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甘蓝型油菜强优势杂交种及新材料的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院所(2009)004];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抗耐冻高油黄籽双低油菜新组合选育"[黔科合NY(2011)3019];贵阳市科技局计划项目"抗耐低温冷(冻)黄籽双低油菜新材料选育及应用"[(2008)筑科农合同字第10-2号];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项项目"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抗耐低温冷(冻)新材料选育及应用"[黔农科院专项(2008)043]
以从浙江引入的常规材料浙18R为母本,与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黄籽双低高油分常规材料3911R杂交转育而成黄籽双低高油恢复系18R。转育工作开始于2003年,于2006年完成。该恢复系叶色较浅,苗期长势好,整齐一致,结实性好,角粒数较多,抗倒...
关键词:高油 黄籽 双低油菜 恢复系 选育 
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的选育被引量:4
《种子》2011年第7期106-108,共3页张瑞茂 陈大伦 李敏 胡腾文 曾章丽 田世刚 徐春 周介雄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专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三系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核不育系81 A(原118 A)与恢复系5958 R(又简称58 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区试代号为油06-3,下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于2009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省...
关键词:甘蓝型杂交油菜 隐性上位核不育 翔油1号 选育 
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二号丰产栽培技术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9期5154-5155,共2页徐春 杨顺国 
[目的]探索黔花生二号的丰产栽培技术模式。[方法]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黔花生二号产量与主要栽培措施(密度、氮、磷、钾)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量模型。[结果]黔花生二号获得高于4 305.3 kg/hm2的丰...
关键词:黔花生二号 丰产栽培 数学模型 
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的选育被引量:2
《种子》2010年第10期102-104,共3页张瑞茂 陈大伦 李敏 胡腾文 曾章丽 田世刚 徐春 周介雄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专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三系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核不育系81A(原118A)与恢复系5958R(又简称58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区试代号为油06-3,下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同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既适宜育苗...
关键词:甘蓝型杂交油菜 隐性上位核不育 翔油1号 选育 
油研599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2010年第3期109-110,共2页林卫红 赵继献 程国平 徐春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重点项目"杂交油菜组合油研599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黔农科合(人才)08023号]
关键词: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双低油菜 配套 特性 特征 隐性核不育系 甘蓝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