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华

作品数:39被引量:12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甘蓝型油菜甘蓝型油菜选育隐性核不育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贵州农业科学》《耕作与栽培》更多>>
所获基金:贵州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省长专项基金项目贵州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甘蓝型隐型核不育三系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被引量:1
《种子》2017年第12期125-127,共3页汤勇 陈东杰 汤晓华 徐春 张瑞茂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思南油菜综合试验站(CARS-12);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早熟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高效栽培研究与推广"(黔科合成果[2017]4115);贵州省星火计划项目"早熟高油分黄籽双低优质油菜宝油早12示范推广与产业化"(黔科合成转字[2015]5314-1号);贵州省科技厅年度攻关项目"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黔科合NY字[2012]3041号);贵州省科研机构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任务书"油菜育繁推技术创新与服务"(黔科合服企[2015]4001号)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推高了农村劳动力用工成本,而两系杂交油菜育种需在初花期拔出50%左右的可育株,需耗费大量劳动力和时间才能保证种子质量和纯度,在现今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的状况下,两系杂交油菜制...
关键词:甘蓝型 隐形核不育三系油菜 油科1号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花油203的选育被引量:2
《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第12期33-34,37,共3页汤晓华 陈芝能 王华 王海林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甘蓝型油菜强优势杂交种及新材料的创新能力建设"
为选育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以黄籽双低不育系1357AB与双低优良恢复系89-4R为亲本配制育成杂交油菜新组合花油203。在2006—2008年四川省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为163.72kg/667m2,比对照(川油21)增产13.44%;全生育期219d,比对照(川油...
关键词:甘蓝型 杂交油菜 花油203 黄籽双低 选育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237 AB的选育及应用研究被引量:3
《种子》2011年第2期110-112,114,共4页赵继献 任廷波 程国平 王华 汤晓华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甘蓝型高油份杂交油菜品种的选育及应用研究(黔科合NY字[2008]3018);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甘蓝型油菜高油份强优势恢复系的选育(黔科合NY字[2010]3010号);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人才项目:甘蓝型杂黄籽高油份杂交油菜的选育(黔农科合(人才)08022号)
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转育过程中,采用多亲本复合回交方法,可在任何世代加入优良亲本,可在呈1不育∶3可育分离的任何世代中进行成对兄妹交筛选新的两型系,可操作性强。同时可使选育的新不育系具有多个优良亲本的性状、长...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复合回交:转育 应用研究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的缺陷及克服途径研究被引量:2
《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第4期12-16,共5页张瑞茂 李敏 陈大伦 汤晓华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6];贵州省省长专项资金"甘蓝型无花瓣油菜材料选育与杂种优势利用"[黔科教办(2003)04];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蓝型无花瓣油菜材料选育与杂种优势利用"[黔科合J字(2006)2055]
为了摸清无瓣油菜生长势较差,冬季低温心叶严重缺绿的缺陷及找到相应的克服途径,以育成的甘蓝型、白菜型和埃芥胞质的甘蓝型无花瓣油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除甘蓝型胞质的甘蓝型无瓣油菜材料外,白菜型胞质和埃芥胞质的甘蓝型无...
关键词:甘蓝型无花瓣油菜 低温 心叶 缺绿 生长势 无花瓣性状 闭蕾现象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F011AB的选育被引量:3
《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第3期6-8,共3页张瑞茂 陈大伦 李敏 汤晓华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6];贵州省省长专项资金项目"甘蓝型无花瓣油菜材料选育与杂种优势利用"[黔科教办(2003)04];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蓝型无花瓣油菜材料选育与杂种优势利用"[黔科合J字(2006)2055]
2001年春以2287A×沪油12组合的F1为母本,无瓣品系NF001为父本组配复交组合F1,并以此为基础经过6年7代的连续定向选择育成了较稳定的甘蓝型优质无花瓣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用系NF011AB。其群体无瓣株率达99.6%~100%,全无瓣花百分率达96.3%...
关键词:甘蓝型 无花瓣油菜 隐性核不育 两型系 闭蕾现象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的生长发育特性被引量:1
《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第3期32-36,共5页张瑞茂 李敏 陈大伦 汤晓华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6];贵州省省长专项资金项目"甘蓝型无花瓣油菜材料选育与杂种优势利用"[黔科教办(2003)04];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蓝型无花瓣油菜材料选育与杂种优势利用"[黔科合J字(2006)2055]
为了解无花瓣油菜在花瓣消失后的生长发育特性,对贵州省油菜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优质无瓣油菜品系与有瓣油菜进行了对比观察鉴定与分析。结果显示:1)无花瓣油菜的花器官除没有花瓣外,其他各部分(花萼、雄蕊、雌蕊及蜜腺)与其有瓣近等基...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无花瓣性状 花器官 生长势 
甘蓝型无花瓣与有花瓣油菜在盛花期的田间生态环境比较被引量:2
《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第3期36-38,共3页李敏 张瑞茂 汤晓华 陈大伦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6];贵州省省长专项资金项目"甘蓝型无花瓣油菜材料选育与杂种优势利用"[黔科教办(2003)04];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蓝型无花瓣油菜材料选育与杂种优势利用"[黔科合J字(2006)2055]
为甘蓝型无花瓣优质油菜的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参考,对甘蓝型无花瓣与有花瓣油菜在盛花期的田间生态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有花瓣油菜群体内的温度随层高的降低而下降明显,无花瓣油菜则下降较缓慢。相对湿度有花瓣油菜随群...
关键词:无花瓣油菜 有花瓣油菜 群体透光性 光和效率 田间小气候 生态抑病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对菌核病的抗(耐)性研究被引量:14
《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第3期70-71,75,共3页陈大伦 张瑞茂 李敏 汤晓华 胡腾文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6];贵州省省长专项资金项目"甘蓝型无花瓣油菜材料选育与杂种优势利用"[黔科教办(2003)04];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蓝型无花瓣油菜材料选育与杂种优势利用"[黔科合J字(2006)2055]
为了模清无花瓣油菜在花瓣消失后对菌核病的抗(耐)性,以育成的无花瓣油菜与有花瓣油菜采用病圃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病圃条件下,无花瓣品系的叶片间受侵染率明显低于有瓣品种,成熟期无花瓣品系菌核病危...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菌核病 抗(耐)病性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的选育被引量:5
《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第3期9-11,F0003,共4页张瑞茂 李敏 汤晓华 陈大伦 郑治红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2字(2005)3006]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7274A与恢复系5735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原名油YL053),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该品种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181.4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2.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生产试...
关键词:甘蓝型杂交油菜 品种 金农油1号 选育 
甘蓝型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恢复系6215R的选育被引量:1
《种子》2009年第2期94-96,共3页陈大伦 张瑞茂 李敏 汤晓华 
1996年春,以R08(从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引进的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常规品系89008中系选的优系)为母本和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种6218(从上海市大面积油菜生产区引进的沪油15中的1个选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在此基础上经过7年8代的连续...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双低 恢复系 常规育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