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20069)

作品数:4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静秦奥蕾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证据科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行政管理》更多>>
相关主题:个人破产公共利益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公法人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反思被引量:1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38-45,共8页刘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民事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研究"资助(项目号:11YJC820069);本文为该项目的终期研究成果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在清理执行积案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该程序被滥用和扭曲等诸多问题,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执行规范不足与规范冲突同时并存、执行新案的迅猛增加和执行不能案件的大量沉淀、个人破产制度缺失等。论...
关键词: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 财产调查 个人破产 
以立法引领和推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被引量:8
《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8期105-108,共4页秦奥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公法人制度构建”(编号:11YJC8200096)
深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需要我们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着力加快事业单位立法,这是由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律属性决定的,也是解决改革实践中各种问题的必由之路。我国事业单位立法一直以来都比较薄弱,这与事业单位在经济社会...
关键词:事业单位 治理结构 改革 立法 公共利益 
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证据问题研究——以执行财产的发现为中心被引量:3
《证据科学》2014年第3期279-287,共9页刘静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青年基金项目<民事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研究>(项目号:11YJC820069)的阶段性成果
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是执行领域长期以来的难题,近年来,法院系统通过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退出机制清理积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非所有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都可以通过该机制退出执行程序。虽然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并不存在严格的证明...
关键词:证据 财产发现 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 执行裁决 执行调查 执行实施 
《德国基本法》上的公法人基本权利主体地位被引量: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46-50,共5页秦奥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公法人制度构建";项目编号:11YJC820069
"公法人基本权利主体地位"在《德国基本法》上颇有争议。《基本法》第19条第3项规定,"基本权利对本国法人亦有效力,但依其本质适用为限"。在"履行公共事务原则"基本理论指示下,公法人基本权利主体地位通常被予以否定。然而"实质基本权...
关键词:公法人 基本权利主体地位 基本权利能力 基本权利本质 德国基本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