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C40401)

作品数:7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兴安吴群林施冲徐波窦建洪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实用医学杂志》《中国医疗器械杂志》《广东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靶控输注异丙酚静脉麻醉效应室浓度串口通信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被引量:12
《广东医学》2006年第11期1683-1685,共3页肖彬 张兴安 吴群林 徐波 邵伟栋 施冲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2C40401);广州市科技三项经费资助项目(编号:2005C13G0101)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的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瑞芬太尼(PR组,n=20)(3—4)μg...
关键词:异丙酚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全静脉麻醉 
单片机静脉麻醉靶控输注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0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年第4期833-835,共3页陈宇珂 窦建洪 张兴安 王若松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成果推广项目(2002C40401)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控制功能强的特点,这里介绍了一种采用单片机开发的按药代动力学参数控制注射泵给药,从而控制手术患者静脉麻醉深度的小型化系统。该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功能扩展能力强以及使用方便等特点,已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单片机 靶控输注 串口通信 静脉麻醉 靶控输注系统 静脉麻醉深度 药代动力学参数 控制功能 研制 手术患者 
袖珍式野战静脉麻醉控制器的研制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5年第3期177-178,共2页陈宇珂 张兴安 张延武 吴群林 窦建洪 王若松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成果推广项目(2002C40401)
介绍一种采用单片机开发的按药代动力学参数控制注射泵注射给药,从而控制手术患者静脉麻醉深度,适合野战条件下使用的小型化静脉麻醉系统。该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功能扩展能力强以及使用方便等特点,并已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单片机 串口通信 静脉麻醉 
靶控输注咪唑安定或丙泊酚镇静深度预测概率的比较被引量:8
《广东医学》2005年第6期738-739,共2页张兴安 吴群林 聂煌 施冲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成果推广项目(编号:2002C40401)
目的比较咪唑安定、丙泊酚静脉麻醉靶控输注时预期血药浓度(Cp)、效应室浓度(Ce)、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对镇静深度的预测概率(Pk)。方法选择26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以预计血药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咪唑安定(M组...
关键词:咪唑安定 镇静深度 预测概率 靶控输注 丙泊酚 血流动力学指标 脑电双频谱指数 预期血药浓度 择期手术患者 镇静评分 意识恢复 预测价值 效应室浓度 靶浓度 Pk值 静脉麻醉 方法选择 浓度梯度 意识消失 BIS Ce Cp S值 ASA 
咪唑安定预期血药浓度、脑电双频指数和边缘频率对镇静深度预测概率的比较被引量:2
《实用医学杂志》2004年第9期1015-1017,共3页吴群林 张兴安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成果推广项目 (基金编号 :2 0 0 2C40 4 0 1 )
目的 :比较咪唑安定预期血药浓度、效应室浓度和脑电双频指数 (BIS)、95 %边缘频率 ( 95 %SEF)等指标对镇静深度的预测概率。方法 :选择 14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 ,以咪唑安定预计血药浓度为靶目标浓度。初始靶浓度设定为 5 0ng/mL ...
关键词:镇静深度 血药浓度 咪唑安定 脑电双频指数 BIS 择期手术患者 靶目标 预期 效应 指标 
异丙酚及氯胺酮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临床应用被引量:5
《广东医学》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张兴安 吴群林 施冲 徐波 戴永忠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 :2 0 0 2C40 4 0 1 );军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 :2 0 0 1B1 4 )
目的 研究异丙酚复合不同镇痛剂量氯胺酮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对血流动力学、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 80例 ,分别采用异丙酚 (P组 ,n =16)及复合氯胺酮血药浓度 0 2 0mg/L(PK1组 ,n =16) ,0 40mg/L(PK2 ...
关键词:静脉麻醉 临床应用 异丙酚 氯胺酮 鞍控输注 TCI 
异丙酚预期浓度和双频指数对意识消失的预测概率比较被引量:2
《广东医学》2003年第1期30-31,共2页吴群林 施冲 张兴安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 :2 0 0 2C40 4 0 1 )
目的 比较预期血药浓度、效应室浓度和BIS等指标对意识消失预测概率 (Pk)。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 12例 ,以血药浓度为靶控目标浓度 ,预期血药浓度梯度为 0 5~ 1mg/L ,上下调整靶控目标浓度给予术中镇静 ,每一预期浓...
关键词:预测概率 意识消失 异丙酚 预期血药浓度 效应室浓度 双频指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