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20034)

作品数:5被引量:8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何荣功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商研究》《法治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中国审判》更多>>
相关主题:毒品犯罪死刑法社会学思考刑事政策刑法理性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我国“重刑治毒”刑事政策之法社会学思考被引量:58
《法商研究》2015年第5期83-91,共9页何荣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C820034);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刑事法治问题研究团队"项目
我国"重刑治毒"刑事政策全面体现在刑事立法与司法之中,但其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我国毒品犯罪的严峻态势,相反却阻碍了我国毒品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和我国死刑制度的改革,弱化了人民法院的司法属性。滥用毒品行为既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
关键词:毒品犯罪 “重刑治毒”刑事政策 滥用毒品行为 刑法理性 
要避免中央禁毒新政策被扭曲被引量:2
《中国审判》2015年第13期27-30,共4页何荣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社会学视野下我国毒品犯罪治理机制研究"(11YJC820034);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项目成果之一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毒品问题从未像今日这般严峻,国家对毒品犯罪的治理也从未像今日这样重视。过去这些年.面对国内外极其复杂而严峻的“毒情”,国家对禁毒工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此起彼伏的全国或...
关键词:禁毒工作 专项治理行动 扭曲 政策 中央 毒品问题 毒品犯罪 改革开放 
“毒品犯罪”不应属于刑法中最严重的罪行被引量:15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07-111,共5页何荣功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社会学视野下我国毒品犯罪治理机制研究"(11YJC820034);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刑事法治问题研究团队成果"之一
毒品滥用的危害与毒品犯罪的危害应当严格区分。毒品最终危害结果发生需经过毒品制造、流通直至消费才得以实现。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属于行为犯,仅发生于毒品生产、流通环节;在因果关系方面,该行为与毒品最终危害结果之间属...
关键词:毒品犯罪 毒品滥用 最严重罪行 死刑 
当前我国毒品犯罪死刑限制与废除的主要障碍与对策被引量:7
《法治研究》2013年第6期26-32,共7页何荣功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社会学视野下我国毒品犯罪治理机制研究"(批准号:11YJC820034);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刑事法治问题研究团队"成果之一
毒品犯罪不属于刑法中的最严重罪行,不应当设置死刑规定,已为联合国人权公约明确肯定。我国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实施以来,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被空前严格限制。毒品犯罪死刑限制和废除是未来我国刑法发展的方向,但拘于严峻的毒品犯罪和...
关键词:毒品犯罪 死刑 毒品泛滥 障碍与对策 
二十年来我国毒品犯罪动向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3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第1期43-48,共6页何荣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法社会学视野下我国毒品犯罪治理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820034)阶段性成果之一
毒品犯罪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1998年以来,国家禁毒委员会每年向社会发布中国禁毒报告。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我们发现20年来我国毒品犯罪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近年增长速度放缓。在毒品犯罪种类方面,传统毒品犯罪稳中有降,...
关键词:毒品犯罪 中国禁毒报告 新型毒品 动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