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025)

作品数:12被引量:26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于静洁宋献方胡堃唐常源刘昌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保定市水土保持试验站漳河工程管理局更多>>
相关期刊:《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人工模拟降雨降水坡地林地土地利用变化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的土壤水分长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水利学报》2011年第3期315-322,共8页宋闰柳 于静洁 刘昌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9CB421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371025)
采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DFA),分析华北山区2004—2007年逐日土壤水分序列的长程相关特性,为土壤水动态动力学机制的揭示以及模拟预测研究提供客观依据。主要结论有:(1)观测点土壤水序列并非完全随机的,具有较为显著的线性趋势,二阶去趋...
关键词:土壤水分 长程相关性 去趋势波动分析法 
三种方法测估的林地稳渗率对比初探被引量:13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年第5期36-38,共3页闵雷雷 于静洁 张广英 王胜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371025)
稳定入渗率(稳渗率)是衡量土壤渗透性能的重要指标。采用双环入渗法(RI)、人工降雨法(RS)和Guelph渗透仪法(GP)测估了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油松林地的稳渗率。三种方法测估的稳渗率分别为0.5mm/min,0.35mm/min和0.04mm/min。在此基础上,对...
关键词:双环入渗法 人工降雨法 Guelph渗透仪 稳定入渗率 
华北石质山区油松林对降水再分配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6
《生态学报》2010年第7期1751-1757,共7页胡珊珊 于静洁 胡堃 金明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资助项目(40371025)
森林通过降水再分配过程影响着流域的水量平衡和物质循环。根据2005-2008年汛期华北石质山区主要造林树种油松林的林外降雨、穿透降雨、树干径流定位观测数据,探讨了人工油松林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定期间32场次降雨过...
关键词:华北石质山区 油松林 降水再分配 
太行山区侧柏林地人工降雨下的入渗特性被引量:3
《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第1期28-32,68,共6页闵雷雷 于静洁 宋闰柳 胡珊珊 胡堃 张广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371025)
对降雨入渗的研究是揭示华北地区水源地来水量变化研究的基础。运用人工模拟降雨,在2个2m2的径流小区(编号为P1、P2,坡度分别为19.6°,11.7°)上研究了太行山区侧柏林地的入渗特性,分析了雨强、土壤前期含水量和坡度对入渗的影响。结果...
关键词:人工模拟降雨 入渗特性 表观入渗率 土壤斥水性 
近40年来唐河上游降水-径流变化及原因探讨被引量:6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年第5期73-75,共3页胡珊珊 赵帆 张广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40371025)
以海河水系唐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1960年-2002年流域的降水及实测径流资料,利用肯德尔秩次相关法和双累积曲线,分析了年降水、年径流和降水-径流关系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降水量不存在明显变化趋势,而径流量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
关键词:唐河上游 降水─径流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人类活动 
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对黑河流域河川径流的影响被引量:5
《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3期47-54,共8页金明 于静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371025)
黑河流域是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在黑河流域开展了大面积的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为正确认识植树造林等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本研究利用20世纪80年代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和流域195...
关键词:黑河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河川径流 趋势分析 水文效应 
基于环境同位素技术的怀沙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被引量:108
《中国科学(D辑)》2007年第1期102-110,共9页宋献方 刘相超 夏军 于静洁 唐常源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批准号:KZCX-SW-3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371025;50279049)资助
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流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历来是流域水循环研究的关键环节.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作为水循环研究中的示踪剂,可以有效地揭示流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在对位于北京市怀柔...
关键词:环境同位素 水化学 补给 排泄 相互作用 
A stud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using environmental isotope in Huaisha River basin被引量:34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6年第12期1299-1310,共12页SONG Xianfang1, LIU Xiangchao1, 2, XIA Jun1, YU Jingjie1 & TANG Changyuan1, 3 1.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 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College of River and Ocean,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 3. Chiba University, Chiba 263-8522, Japan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jec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rant No.CX10G-E01-08-02);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40371025);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50279049).
The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water cycl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is the important part in water cycle research. As the effective tracers in water cyc...
关键词:environmental isotope hydrochemistry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interaction. 
华北山区坡地土壤水分动态实验研究被引量: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年第4期76-80,89,共6页刘相超 宋献方 夏军 于静洁 胡堃 杨聪 李发东 唐常源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10G-E01-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1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9049)
在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东台沟坡地径流实验小区上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探索降雨过程中体积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基质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和前期土壤含水量较为稳定以及蒸发微弱等条件下,不同场次降雨过程中土壤水分动态...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基质势 土壤水分动态 
华北典型山区坡地径流的退水过程研究被引量:8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79-84,共6页李发东 宋献方 刘昌明 于静洁 杨聪 刘相超 胡堃 唐常源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创新计划(CX10G-E01-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02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28)
通过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东台沟的华北山区典型坡面径流场内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分别讨论了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基岩风化带出流共3层的退水特征,三者比较结果表明,壤中流最早开始退水,其退水历时最长,流量最小;地表径流的退水一般受降雨和地...
关键词:坡地 退水过程 人工模拟降雨 华北山区 退水常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