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1202)

作品数:25被引量:21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范德江杨世伦王亮张喜林陈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海洋学研究》《海洋学报》《海洋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主题:长江口影响因素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悬浮体气候变化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调水调沙期间入海泥沙沉积动力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4期81-92,共12页曾明 孙效功 范德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951202)资助~~
本文根据2007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三角洲及其毗邻海域的水文、泥沙调查数据资料,使用Mike 3三维水沙数值模型模拟了黄河调水调沙全过程(低流量、高流量、高含沙量)入海水沙输运过程,揭示了人造洪峰下水沙扩散范围和特征,分析了泥沙...
关键词:黄河口 调水调沙 三维数值模拟 水沙输运规律 沉积动力过程 
春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体Eh和pH的分布被引量:6
《海洋科学进展》2017年第1期96-106,共11页孙学诗 范德江 刘鹏飞 逄悦 田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海内陆架250年来海洋温盐和生产力重建及其对年代际气候波动的响应(41376055);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气候变化影响下典型海岸冲淤过程及演变趋势(2010CB951202)
依据2015年春季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体Eh和pH的现场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海域水体Eh和pH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同航次现场测得的温度、盐度数据,系统探讨了Eh和pH对水团发育特征的指示作用及对自生矿物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区水体为...
关键词:EH PH 水团 自生矿物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悬浮颗粒重晶石特征与成因探讨被引量:2
《沉积学报》2016年第3期523-530,共8页逄悦 范德江 孙晓霞 刘明 杨作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5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951202)~~
海洋环境中重晶石的形成和保存是元素Ba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反演海洋古生产力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多年来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深海海域,而对河口及近海海域很少涉及。本研究使用SEM和EDX等方法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5个断...
关键词:长江口 悬浮体 重晶石 初级生产力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百年来黏土矿物组成变化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8
《海洋学报》2015年第5期87-100,共14页王亮 范德江 李巍然 张喜林 陈彬 田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55;41030856);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951202)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是东海现代沉积的"汇",其中黏土组分是泥质区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合是反映沉积区物质来源和搬运动力状况的良好指标。本文利用XRD方法分析了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两根沉积物岩心中黏土矿物组成和含量...
关键词:东海内陆架 黏土矿物 物源 东亚季风 长江输沙 
1855年黄河改道事件在渤海的沉积记录被引量:8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2期88-100,共13页廖永杰 范德江 刘明 王伟伟 赵全民 陈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55,41030856);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951202);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ASEG201204)资助
通过对渤海柱状沉积物中粒度特征及常、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系统分析,揭示了1855年黄河改道事件在渤海中部的沉积记录,探讨了改道前后渤海沉积环境的变化。研究表明,2个沉积物柱样上部的粒度、元素含量特征均明显异于下部,可把两柱样分...
关键词:渤海 黄河改道 沉积记录 
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量影响的辨识(1956~2011)被引量:1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2期1729-1739,共11页张晓娅 杨世伦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2010CB951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856);上海市科委项目(128014327);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SKLEC-2012KYYW06)
利用1956~2011年的流域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及有关文献所载蒸发量、水库修建、用水量、水土保持等资料,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域气温明显上升,且上升速率大于全球平均上升速率;(2)流域平均降...
关键词: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径流量 变化趋势 长江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细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及沉积通量被引量:7
《海洋学报》2014年第11期101-110,共10页陈彬 范德江 郭志刚 王亮 李巍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55;41376051;4103085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951202)
长江每年输送大量的泥沙进入东海,其中细颗粒沉积物具有搬运距离远、扩散范围大的特点,成为示踪河口及近海沉积物源汇过程的良好载体。本文基于采自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4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细颗粒组分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和沉积通量...
关键词:长江口 东海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沉积通量 源汇过程 
黄河入海口变迁的沉积记录:来自粒度和^(210)Pb的证据被引量:1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4年第4期21-29,共9页任寒寒 范德江 张喜林 王亮 陈彬 田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55);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0CB951202)
自1855年黄河入海位置由黄海改为渤海以来,尾闾经历了十余次大的改道,最近的两次大的人工改道分别发生于1976年和1996年。研究了取自黄河水下三角洲的两个沉积物岩心,系统开展了沉积物粒度、210 Pb放射性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两个沉积...
关键词:河道变迁 粒度 ^210PB 沉积记录 黄河三角洲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输沙量影响的甄别被引量:8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4年第4期41-50,共10页柳莎莎 王厚杰 张勇 毕乃双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0CB951202)
根据黄河流域1951—2011年间的主要水文站实测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月际和年际序列资料,采用水文法和对比分析法,发现在4个阶段(1951—1968、1969—1986、1987—1999、2000—2011年)内汛期5—9月份的产沙率变化为80.97%、78.04%、89...
关键词:黄河中游 输沙量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长江口门附近海域潮周期内悬沙质量浓度变化及其动力机制探讨被引量:5
《海洋科学进展》2014年第2期188-199,共12页刘建华 陈沈良 杨世伦 朱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三角洲动力沉积过程和地貌演化的影响(4113085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气候变化影响下典型海岸冲淤过程及演变趋势(2010CB951202);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大河三角洲沉积动力与地貌动力耦合理论及应用研究(SKLEC-2012KYYW06)
为了探讨潮周期内悬沙质量浓度变化的动力机制,于2010—04和2011—01(正常风况条件下)在长江口门附近海域3个测点(水深8~20m)进行了金潮(1次/h)动力泥沙观测,计算了流剪切应力(τc)、浪剪切应力(τw)、流-浪联合剪切应力...
关键词:剪切应力 悬沙质量浓度 沉降 再悬浮 长江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