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沈良

作品数:171被引量:1700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黄河三角洲长江口海岸侵蚀沉积物黄河口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岬湾海滩沉积物粒度粒形分布及其输运趋势的指示被引量:1
《沉积学报》2024年第5期1541-1552,共12页程武风 陈沈良 钟小菁 郭俊丽 李鹏 胡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6184);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05037)。
【目的与方法】粒度和粒形作为沉积物的基本属性,蕴含着输运历史、运动方式和沉积环境等丰富的信息。通过利用动态图像法对海南岛保定湾岬湾海滩52个剖面253组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粒形测试,分析探讨了粒度粒形沿岸和横向的空间分布特征...
关键词:岬湾海滩 沉积物粒度粒形 输运趋势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海岸工程》2024年第1期1-23,共23页陈瑞瑞 孙颢月 朱紫若 蒋雪中 陈沈良 陈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7062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503)。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成陆时间最短的大型河口三角洲,由于其发育背景特殊、地质环境系统不稳定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地面沉降较为显著,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从监测技术和成因机理角度出发,系统综述了...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地面沉降 人类活动 海陆相互作用 
黄河三角洲近岸潮汐动力对地貌演变的响应及其沉积效应被引量:3
《海洋学报》2024年第2期64-78,共15页龚雪雷 姬泓宇 李鹏 陈沈良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2023M7310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706214)。
近年来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黄河入海流路以及近岸地貌格局,而剧烈的地貌演变对近岸水动力环境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厘清近30年来黄河三角洲近岸水文动力格局对地貌演变的响应过程,本文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和多期测...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数值模型 地貌演变 潮汐动力 沉积效应 
2016-2020年黄河三角洲尾闾河道悬浮泥沙时空分布
《海洋通报》2023年第3期303-313,共11页黄梁 陈沈良 李鹏 杨美晴 刘清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706214);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EC-KF202001)。
三角洲河道悬浮泥沙的时空分布与河口流路稳定性及水下三角洲发育密切相关。基于Sentinel-2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反演悬沙浓度,结合河道形态和水动力数值模拟,分析了近年来黄河尾闾河道悬沙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6-2020年...
关键词:尾闾河道 悬浮泥沙 调水调沙 时空分布 
新入海水沙情势下的黄河口沙嘴动态响应被引量:5
《水科学进展》2023年第1期63-75,共13页凡姚申 窦身堂 王万战 王广州 陈沈良 姬泓宇 李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2243207,52079056)。
河口沙嘴位居河海动力交互区,对水沙变化的响应速度快。为了解近期黄河入海水沙情势及其影响下的河口沙嘴演变规律,基于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和水文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1) 1999年以来入海水沙延续偏枯态势,变化过...
关键词:水沙情势 河长延伸 沙嘴造陆 流路稳定 黄河口 
1985年以来黄河三角洲东营港工程变化与海床冲淤演变响应关系被引量:2
《海洋地质前沿》2023年第1期59-69,共11页黄梁 陈沈良 程武风 李鹏 姬泓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三角洲地貌演变的动力机制与环境效应”(U17062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三角洲海岸演变过程与动力机制”(2017YFC0405503)。
河口三角洲区域地质环境脆弱,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三角洲港口冲淤演变受工程结构影响较大。黄河三角洲的东营港区域以粉砂质海岸为主,区域内泥沙运移活跃,此类区域港口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工程结构导致的海床冲淤变化。通过东营港建港以...
关键词:冲淤演变 工程结构影响 水动力模型 工程结构稳定性 东营港 黄河三角洲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潮滩动态监测研究被引量:3
《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年第11期112-118,共7页裘诚 王岳峰 方略任 张何朕加 张凯嫔 胡进 陈沈良 袁瑞 
上海市海洋局科研项目“卫星与无人机遥感在杭州湾北岸水文和潮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沪海科2020-04);上海市“全渗透”深远海离岸能源动力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培养);上海市科委“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上海滨海生态旅游发展思路研究——以临港新片区为例”(22692193900)。
无人机具有快速高效、体积小和成本低等特点,不仅可以监测淤泥质潮滩不同区域的变化趋势,还可以观测到卫星难以捕获的潮滩短历时发育过程。文章基于无人机航拍测量技术,通过后期图像处理生成正射影像,获取临港新片区潮滩的沙滩和植被区...
关键词:临港潮滩 无人机 植被 沙滩 极端事件 
1996-2020年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海岸线动态演变及其与水沙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海洋通报》2022年第4期436-450,共15页刘欣欣 陈沈良 李鹏 伏玉涛 张晨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7062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405503)。
海岸线演变及其动态监测对沿海地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受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本文基于1996—2020年黄河口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利用数字岸线分析系统(DSAS),探讨了近25年来黄...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海岸线 遥感 DSAS 调水调沙 
台风季节朱家尖岛砂、砾质岬湾海滩的不同沉积地貌动态变化被引量:2
《热带海洋学报》2022年第4期82-96,共15页郭俊丽 时连强 陈沈良 张敏 常洋 张达恒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HZ22D060001)。
岬湾砂、砾质海岸是海岛、海岸带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本文以浙江朱家尖岛东岸的5个代表性岬湾海滩为例,基于2019年台风季节早期、中期及晚期测量获得的海滩地形和沉积物数据,结合海滩近岸...
关键词:岬湾海滩 剖面形态 粒度特征 人类活动 台风季节 
黄河口悬浮泥沙时空动态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9
《海洋学报》2022年第6期150-163,共14页褚言皓 吴文娟 李鹏 陈沈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706214);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EC-KF202001)。
受径流输沙、风浪、潮汐等影响,河口近岸海域悬浮泥沙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本文基于小时分辨率的GOCI遥感影像,利用最优遥感反演算法,结合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深入研究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悬沙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径流输沙...
关键词:GOCI 悬浮泥沙 时空动态 驱动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