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476)

作品数:5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国新苏静赵冰顾敏肖淑萍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际肿瘤学杂志》《中华消化杂志》《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肠型胃癌叶酸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血清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6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5
《徐州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296-300,共5页惠亮亮 章向成 安旭生 李金芳 臧奎 尚福泰 郑崇明 张国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476)
目的研究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患者的临床意义及指导价值。方法选取MODS合并ARDS的患者(MODS+ARDS组)24例,非MODS的ARDS患者(ARDS组)18例及非...
关键词: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不全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38例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改变被引量:5
《中华消化杂志》2016年第1期41-43,共3页李琳 肖淑萍 周晓颖 叶峰 顾慧媛 沈学明 华敏 颜雪方 张国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476、81470830);江苏省“333”工程(BRA201433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JX10231801)
胃肠道内栖息的微生物之间保持共生或拮抗的关系,与胃肠道和胃肠外疾病可能有密切联系,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肝硬化、糖尿病等[1-4]。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发现,H .pylori 竞争性抑制胃内其他菌群的定植...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菌群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根除幽门螺杆菌 胃肠道内 患者 PEPTIC 发病过程 胃肠外疾病 
长非编码RNA与其他表观遗传机制的相互调控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国际肿瘤学杂志》2015年第9期671-674,共4页党旖旎 张国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476、81470830)
长非编码RNA(1ncRNA)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相关。最新研究发现,lncRNA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控其他表观遗传方式,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染色质重构;另一方面,其他表观遗传形式也能够调控lncRNA的表达,两者的相...
关键词:RNA 后成说 遗传 肿瘤 
胃肠道微生态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年第3期241-244,共4页李琳 叶峰 张国新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0830);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476);江苏省"333"工程(BRA2014332)
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结构、功能及其与宿主相互依赖及相互制约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胃肠道内栖息的微生物之间保持共生或拮抗关系,与人类的健康及疾病有密切关系。目前研究发现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可能参与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过程,...
关键词:胃肠道微生态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益生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及以叶酸为主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3
《中华消化杂志》2013年第11期768-770,共3页赵冰 肖淑萍 顾敏 苏静 张国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476、81072032)
近年来,由于H.pylori的根除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胃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有所下降[1],但仍居高位。经典的肠型胃癌发生机制为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本研究拟进一步了解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疗效观察 治疗方案 危险因素 叶酸 H PYLORI 肠型胃癌 非萎缩性胃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