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419)

作品数:14被引量: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靳亦冰王军贺文敏王军崔文河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方建筑》《华中建筑》《建筑学报》《生态经济》更多>>
相关主题:乡村乡村聚落退耕还林陕北丘陵区建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及其与地域环境的关联性解析被引量:15
《南方建筑》2020年第3期78-85,共8页靳亦冰 侯俐爽 王嘉运 王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ED1100700);特色村镇保护与改造规划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208419);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形态演进机制及营建模式研究。
选取黄土高原地区陕北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基础,明确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基础特征,提取与村落空间形态密切相关的八个特征项,借助SPSS19.0分析其相互关联度,得出该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各相关特征与地形...
关键词:传统村落 空间形态 特征因子 地形地貌 清涧河流域 
拓扑学视角下三江源地区玛可河流域藏族碉房演进研究被引量:5
《新建筑》2019年第2期119-123,共5页靳亦冰 张鹏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84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208419)
三江源地区玛可河流域传统藏族民居以石砌碉房为主,多为2~3层,外墙墙体收分明显,功能分区明确,地域特征突出。将拓扑学作为一种深层思维方法,以青藏高原地区藏族生产生活水平发展变化、建造技术的进步、不同建筑类型体系的影响与渗透...
关键词:拓扑结构 拓扑群 藏族碉房 演进 玛可河流域 
撒拉族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解析被引量:20
《建筑学报》2018年第3期107-112,共6页靳亦冰 令宜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208419)
选取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的撒拉族乡村聚落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成因、构成要素和空间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空间形态特征以及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探索撒拉族乡村聚落空间形态...
关键词:撒拉族乡村聚落 空间形态 围寺而居 聚族而居 民族文化传承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地区乡村聚落更新——以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为例被引量:1
《中国名城》2017年第5期90-95,共6页贺文敏 郭睿 王军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原生态社区规划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编号:2013BAJ03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形态演进机制及营造模式研究(编号:51208419)
针对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产生的影响,选取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这一典型实例,通过对比退耕还林前后该区域乡村聚落的不同特征,解析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的作用,有助于把握该地区乡村聚落发展现状与趋势,对该地区乡...
关键词:退耕还林 陕北丘陵区 乡村聚落 更新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更新
《建筑与文化》2016年第8期185-187,共3页贺文敏 王军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原生态社区规划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集成示范"(2013BAJ03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形态演进机制及营造模式研究(51208419)
陕北丘陵区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退化和农民的贫困。退耕还林实施后,对陕北丘陵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该地区乡村聚落的更新。主要表现在非空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两大方面: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人居环境改善及社会传...
关键词:退耕还林 陕北丘陵区 生态环境 乡村聚落 更新 
地域文化视野下传统窑洞立面装饰艺术探究被引量:6
《建筑与文化》2016年第6期35-38,共4页师立华 靳亦冰 王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20841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014-R2-006)
窑洞民居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民居类型,是一种以"减法"营造出的空间。在靠山式窑洞和下沉式窑洞中,窑洞的三面都被黄土覆盖,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使是采用"加法"营造的独立式窑洞,窑洞的侧面和背面通常不做装饰,因此,窑洞的...
关键词:下沉式窑洞 正立面 窑居 黄土高原地区 地域文化 艺术风格 独立式 中国西北 陕北地区 艺术特色 
姜氏庄园外部空间环境分析
《建筑与文化》2016年第6期39-40,共2页李冰倩 韩海梅 靳亦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形态演进机制及营建模式研究>基金编号(5120841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公共安全视野下黄土高原新兴窑居聚落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4-R2-006)
1.前言姜氏庄园位于陕西省陕北榆林地区米脂县城东16公里桥河岔乡刘家峁村的牛家梁山巅。横山山脉以东,黄河支流与无定河分水岭以西,东经110°20′,北纬37°49′,海拔1060~1065m。由刘家峁村首富姜耀祖请北京专家设计,招聚县内能工巧匠...
关键词:姜氏庄园 陕北榆林 环境分析 外部空间 陕北地区 黄河支流 桥河 无定 城东 最佳做法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变迁问题解读——以吴起县吴起镇马湾村为例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15年第11期149-151,共3页贺文敏 王军西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原生态社区规划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集成示范"(2013BAJ03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形态严禁机制及营造模式研究(51208419)
本文主要研究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以吴起县马湾村为例,通过对比退耕还林前后该区域乡村聚落的不同特征,解析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的影响,有助于把握该区域乡村聚落变迁特点与发展模式,从而指导该地...
关键词:退耕还林 陕北丘陵区 乡村聚落 变迁 
从体验低碳建筑到绿色校园规划——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规划设计实践与反思被引量:5
《华中建筑》2015年第9期121-124,共4页宋桂杰 王军 张洪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态安全战略下的青藏高原聚落重构与绿色社区营建研究"资助项目(编号:513784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形态演进机制及营造模式研究"资助项目(编号:51208419);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江苏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0SJB790036)
随着大学办学规模和开放性的不断扩大,校园使用者对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校园已渐渐成为能源消耗聚集区。同时,绿色能源技术从单项发展到系统集成;建筑实践也从单体转向整体群落。以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为例,优先考虑区域的气候特...
关键词:体验 被动式设计 主动式技术 校园绿色系统 
青海传统民居生态适应性与绿色更新设计研究被引量:14
《生态经济》2015年第7期190-194,共5页崔文河 王军 金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青海多民族地区传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研究"(513084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419);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J03B03)
残酷的自然气候和匮乏的资源条件造就了青海传统民居独特的生存智慧和鲜明的高原特色。在当前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承载力下降的客观环境下,传统民居绿色生态的营建智慧对当前人居环境建设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挖掘和归纳...
关键词:民居 生态适应性 绿色更新 青海 本土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