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无)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东东刘庆丁淑梅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艺术研究》《戏剧艺术》更多>>
相关主题:《拾玉镯》禁戏禁毁清末民初双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双红堂藏清末民初京调折子禁戏《拾玉镯》研究被引量:2
《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第5期72-77,共6页李东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代戏曲禁毁与管理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0JJDZONGHE012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双红堂清末民初京调折子戏《拾玉镯》,在显性的二小戏格局与隐性的三小戏框架中呈现出极富张力的人物关系场;而其表层与潜层、模仿与重塑的戏中戏套层叙事则更昭示了文本独特的文学艺术价值。因其主题"诲淫...
关键词:双红堂 拾玉镯 清末民初 戏中戏 禁毁 
谶言瑞应·太乐雅音·俗乐杂爨——凤凰衔书伎摭议
《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第3期32-37,共6页丁淑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编年史>阶段性成果;编号09BZW040;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代戏曲禁毁与管理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0JJDZONGHE012
凤凰衔书伎盛于南北朝时期,梁天监四年罢后并未废迹。其表演活动唐宋以后还不断丰富发展,从图腾的虚拟、仪礼的装点、伎乐的歌舞发展为百戏的表演,考察其由谶言瑞应缔结为太乐雅音,并逐步将歌舞装扮、杂技百戏、优伶谐谑融合起来,演为...
关键词:凤凰衔书伎 谶言瑞应 太乐雅音 俗乐杂爨 
《审音鉴古录》和《缀白裘》中《牡丹亭》演出形态的差异被引量:1
《戏剧艺术》2012年第6期69-74,68,共7页刘庆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代戏曲禁毁与管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0JJDZONGHE012"
《牡丹亭》的舞台演出与其文学本之间存在差异是事实。同样,它的舞台演出形态本身也始终处于变化中,并不完全雷同。通过检视《审音鉴古录》和《缀白裘》这两个清代中晚期的舞台演出记录本,可以发现这种变化具体体现在念白处理、动作设...
关键词:牡丹亭 审音鉴古录 缀白裘 舞台流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