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71148)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准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文化论坛》《求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历史教学(下半月)》更多>>
相关主题:包山楚简职官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包山楚简所见楚邑新探被引量:4
《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1期15-29,共15页王准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楚简与东周国别史研究"(编号10BZS00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00471148)
包山楚简所载邑名有很多种类,反映战国时期楚国对于基层行政组织"邑"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方式。部分楚邑分别直属于县、封君、官僚个人、行政机构或某些特殊的行政组织(路、(?)、敌),还有部分楚邑的行政隶属关系较为特殊。楚邑的上属行政...
关键词:战国 包山楚简 楚邑 
春秋晋国公室地位研究
《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6期140-146,共7页王准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00471148)
春秋晋国公室的地位有不少起伏变化,在公室逐渐卑弱的总体趋势下,在某些特殊的历史阶段,公室力量仍出现过短暂的上升,同时公室与公族地位的演变路径也不尽一致。公族地位先降,公室随之而降,并且在一些时期还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局面。由于...
关键词:春秋  公室 
春秋时期晋国君位继承制度研究
《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118-121,共4页王准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00471148
晋国在穆侯之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武公夺嫡、献公逐群公子等事件,虽然损害了晋国的宗法制度,但是晋国公室仍然倾向于让嫡长子继承君位。一直运行的太子制度,让嫡长子继承保持着合法化的形式,同时以教育和其他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保障太子...
关键词:春秋  继承制度 
春秋时期晋、楚公族职官比较初探
《求索》2011年第4期223-226,共4页王准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0471148)
公族大夫与莫敖分别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设置的职官。两者的起源非常相似,都是管理公族的专门职官;两者的职能范围也很接近,都具有军事、教育与外交方面的职能。但是在春秋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中,两种职官的选拔范围开始发生分歧:晋国开...
关键词:春秋时期   公族大夫 莫敖 
包山楚简所见里中职官研究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1年第6期20-25,共6页王准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楚简与东周国别史研究"(编号10BZS00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00471148)
从包山楚简可知,楚国的基层组织"里"中设置有四种职官:里公、加公、士尹、亚大夫。里公是常设的核心职官。加公负责刑名事务,职位比里公更高。里中官吏的职能,可根据传世文献做出推测。他们处于楚国职官系统的最底层,常常受到县级官员...
关键词:包山楚简  职官 
包山楚简所见楚国“里”的社会生活被引量:3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1-7,共7页王准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楚简与东周国别史研究"(编号10BZS00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00471148)
由包山楚简所见,战国时代楚国的里之居民已不是单一家族血缘聚居,而是各种姓氏的家族杂处。当时的里中居民有频繁流动的迹象。里的商业较活跃,里中居民的生活因此也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包山楚简  氏族聚居 人口流动 商业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