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山楚简

作品数:212被引量:668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徐少华连劭名王准刘钊李学勤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六):包山楚墓竹简
《文物》2025年第1期96-96,共1页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本书为《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系列的第六册,收录包山楚墓出土的全部有字竹简280枚及签牌30枚。竹简内容包括文书、卜筮祭祷记录和遣册。全书由释文和图版两部分组成,以1991年文物出版...
关键词:楚墓 红外线扫描 文物出版社 战国简册 包山楚简 卜筮祭祷 遣册 研究成果 
战国 包山楚简《集箸》
《中国书法》2023年第10期38-39,共2页朱友舟 
包山楚简大部分属于楚国官方文书的实物,是研究楚国文字书法的极好材料。这批竹简内容分为三类:一为文书,数量最大,系多人书写;二为卜筮祭祷记录,数量较少。
关键词:包山楚简 官方文书 楚国 卜筮祭祷 文字书法 战国 竹简 数量 
包山楚简中“受期”的法史学解释
《江汉考古》2023年第5期127-131,共5页胡瀚 
从法史学的角度而言,包山楚简中的“受期”简可理解为左尹官署向下级官吏或诉讼参与人下达的,命令其在指定日期或期限内完成一定的诉讼类行为,否则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司法文书。
关键词:包山楚简 受期 左尹 诉讼 
包山楚简遣册“[金狊]柜”考
《考古》2023年第8期76-82,共7页范常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战国文字研究大数据云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1&ZD3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战国文字诂林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7ZDA300)的资助。
一、引言包山楚简出土于湖北荆门市包山2号战国楚墓,共计有字竹简278枚、竹牍1枚,分别出自椁室的东室、南室、西室和北室,内容包括司法文书、卜筮祭祷和遣册三类。有字遣册简共约27枚,分为四组与随葬器物放置在一起,所记均为随葬物品。
关键词:包山二号楚墓 遣册竹简 [金狊]柜 革盾 
包山楚简文字释读剩义
《江汉考古》2022年第3期121-124,共4页刘国胜 刘松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出土文献所见楚王族资料整理与研究”(18BZS027);“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
本文利用包山楚简红外扫描影像,对包山简中的一些未释及存疑字、句进行了重新释读。如新释简163背面“弗听”、简274“”“拜”,改释简128“”、简130“”、简146“绅”、简274“靦”,对简121“”字作了补释,还指出简156第二个“命”字...
关键词:包山楚简 释读 补正 
战国楚简公文书人名记写形式论议--兼与秦简记名的比较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22年第3期70-77,共8页张淑一 明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国楚简姓氏人名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5BZS036)的阶段性成果。
战国楚、秦简公文书在人名记写上都表现出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包山楚简》公文书人名记写包括某地之人+姓名、某人之人+姓名、某官+姓名、某族+名、某人之子+名、某人之奴、某王之+名、某客+姓名、单称官职、单称封号诸种形式。不同的...
关键词:包山楚简 秦简 记名 姓氏 
《包山楚简案例举隅》评介
《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2022年第1期405-409,共5页朱晓雪 
张伯元教授著《包山楚简案例举隅》2014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正文选取了包山楚简的18件案例进行解析,每案拟有标题。每个案卷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案件的背景材料;第二部分从楚国司法的角度做独立解说;第三部分集释部分疑难...
关键词:《包山楚简案例举隅》 评介 
战国楚简公文书人名记写形式论议——兼与秦简记名的比较
《史学集刊》2022年第2期91-98,共8页张淑一 明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国楚简姓氏人名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5BZS036)的阶段性成果。
战国楚、秦简公文书在人名记写上都表现出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包山楚简》公文书人名记写包括某地之人+姓名、某人之人+姓名、某官+姓名、某族+名、某人之子+名、某人之奴、某王之+名、某客+姓名、单称官职、单称封号诸种形式。不同的...
关键词:包山楚简 秦简 记名 姓氏 
包山楚简中的“■”和“■”
《长江文明》2022年第1期4-7,共4页罗小华 侯恺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玖)所见人物名号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20FZSB057。
湖北省荆门市包山楚简被释为“■”或“■”的形体中,有一部分应释为“■”。此字亦见于上博竹书《周易》简23,异文作“瞿”或“衢”。“■”与“瞿”声近相通。“■”与“■”“■”都是姓氏。“■”应对应何种姓氏,仍待考。“■”和...
关键词:包山楚简  姓氏 
楚文字中的“长沙”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1期206-210,共5页罗小华 肖宇花 
“长沙”之名,在出土文献中,最早见于包山楚简和青铜兵器铭文,均属于战国中期。结合传世文献的记载来看,“长沙”设县的时间,可以确定在战国中期的楚威王之世,在此之前应该经历过邑的阶段。“长沙”作为地名,应该早于行政区划名。作为楚...
关键词:长沙 包山楚简 兵器铭文 战国中期 楚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