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ZH143)

作品数:5被引量:10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罗自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中国青年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青年网络实证分析青年群体中心化社会支持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类型和成因分析——以6个典型青年网络趣缘群体访谈为例被引量:10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32-136,共5页罗自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网络趣缘群体中的聚众传播及其社会整合功能研究"(课题编号:12YJCZH1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进入21世纪,青年网络趣缘群体迅速兴起,引起青年群体组织形式和组织属性变化,导致青年群体的变迁。从沟通平台看,青年网络趣缘群体可以分为论坛型、即时通讯型、博客圈型和游戏型等四大类;从趣缘"核心"看,青年网络趣缘群体可以分为恋"人...
关键词:网民 青年群体 网络趣缘群体 归属感 
网络趣缘群体中传播效果的价值转向:传播过程刍论被引量:19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8期116-119,共4页罗自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网络趣缘群体中的聚众传播及其社会整合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2YJCZH143)的研究成果
从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发展到网络趣缘群体中的聚众传播,传播的中心发生了转移,传播过程得以延伸和循环,信息发送和接收双方日益呈现出对称与平衡的态势,传播过程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这些变化表明,传播形态的变化导致传播效果的价值转...
关键词:网络趣缘群体 传播效果 传播过程 
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构成要素及其引导策略分析被引量:9
《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8期64-67,72,共5页罗自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网络趣缘群体中的聚众传播及其社会整合功能研究"(课题编号:12YJCZH1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青年网络趣缘群体是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群体的新形态,具有五大构成要素:一定的群体规模、相对固定的活动"空间"、满足趣缘需要的基本设施、相关的规制和管理机构、群体认同和成员归属感。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和各级团组织应该充分重视青...
关键词:青年 网络趣缘群体 构成要素 引导策略 
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基于6个典型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46-50,共5页罗自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网络趣缘群体中的聚众传播及其社会整合功能研究"(课题编号:12YJCZH1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青年网络趣缘群体异军突起,正不断消解着传统的青年群体,引起青年群体凝聚中心的转移,导致青年群体的变迁。尽管网络趣缘群体具有情感和心理、爱好和发展、角色和规范等方面的正功能,但是网络的虚拟性,会导致青年趣缘群体成员疏远现实生...
关键词:青年群体 网络趣缘群体 社会结构 社会功能 
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征与传播模式研究——基于6个典型网络趣缘群体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2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4期101-111,128,共11页罗自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网络趣缘群体中的聚众传播及其社会整合功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JCZH143
网络趣缘群体是网络社群的主要形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而且正影响着当下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变迁。本文综合采用体验观察、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6个典型网络趣缘群体为例,分析了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网络趣缘群体 中心化 社会支持 传播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