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Z005)

作品数:16被引量:7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斌樊凡牛文浩李政华张玉昌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奥胡斯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海学刊》《国外理论动态》《江海学刊》《甘肃理论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权力支配民主行动者社会抗争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理解国家认同——关于国家认同的构成要素、困境与实现机制的思考被引量:40
《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7期203-209,共7页彭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Z005);国家民委课题(2015-GM-67)
在现代社会,国家认同不仅需要社会成员认同自我的公民身份,认同国家的领土、历史与文化价值观念,而且需要认同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具有多重群体认同,既可能由于文化与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而使各种群体认同优先于...
关键词:国家 认同 群体认同 国家认同 结构性认同 
能力主义的充足性原则:能力与社会正义被引量:5
《国外理论动态》2018年第6期58-70,共13页拉斯·尼尔森 大卫·V.阿萨尔森 牛文浩 彭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公民社会公正感调查与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绩效研究”(12CZZ005);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当代西方权力理论研究”(2014PT004T)的阶段性成果
充足主义认为,当每个人都拥有充足的物品时,就能实现正义。本文将在能力路径的一般框架内重新解释充足主义的观点,并试图表明,当我们围绕着自由、多元主义以及对诸种核心能力之间的经验性联系的关注等能力主义的主要洞见来构建充足...
关键词:能力路径 充足性 社会正义 多元主义 位置善 
作为正义之主题的结构被引量:3
《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第9期68-81,共14页艾利斯.马瑞恩.扬 彭斌 李政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公民社会公正感调查与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绩效研究"(12CZZ005);吉林大学廉政专项建设研究课题"当代权力理论发展与权力腐败治理研究"(2014LZY025)的成果
结构性不正义是一种道德过失,它区别于由国家政策或个体行动者所导致的错误行为。结构性不正义存在于各种社会过程中,它使许多人用于发展和运用其能力的手段受到系统性的支配或剥夺的威胁,并使其他人得以实施支配,或拥有更广泛的机会发...
关键词:结构 正义 结构性正义 社会结构过程 
社会抗争的解释模式再思考
《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3期174-181,共8页彭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Z0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275);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2014LZY025)
在社会抗争现象的阐释上,学术界现有的研究观点基本上可以纳入以规则、权利、阶级或伦理为核心的解释模式。从权力的角度分析,社会抗争是由于某些行动者受到支配性权力的压迫导致的,社会抗争的动力来源于抗争者所生产的反支配的权力,其...
关键词:社会抗争 解释模式 支配性的权力 反支配的权力 
近年来国内社会公正感问题研究述评
《党政干部学刊》2017年第1期37-43,共7页彭斌 张玉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公民社会公正感调查与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绩效研究"(12CZZ00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居民社会公正感调查研究"(11YJC81003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公共行动的美德何以可能"(2012M511350)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关于社会公正感问题研究的分析,揭示了有关社会公正感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所运用的基本方法,归纳了当前国内学术界关于社会公正感的基本内涵、测量维度与要素、影响因素以及促进社会公正感的对策等方面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感 规范研究 经验研究 
社会抗争何以可能--以反支配的权力为视角的分析被引量:6
《江海学刊》2016年第3期126-131,239,共6页彭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公民社会公正感调查与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绩效研究”(项目号:12CZZ00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居民社会公正感调查研究”(项目号:11YJC81003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满意度调查测评与改善对策研究”(项目号:2014T70275)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抗争过程在本质上表现为权力的生产与运用过程。社会抗争者所塑造的权力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支配性权力,而是反支配的权力。社会抗争之所以可能,其根本原因在于抗争者受到支配性权力的压迫,其动力来源于抗争者所生产的反支配的权力,其...
关键词:社会抗争 权力 支配性的权力 反支配的权力 
社会公正何以可能
《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68-75,共8页彭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公民社会公正感调查与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绩效研究”(12CZZ00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居民社会公正感调查研究”(11YJC81003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满意度调查测评与改善对策研究”(2014T70275)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不公正所以持续存在,其原因主要在于,那些在客观上受到不公正对待的群体或个人被某些掌握支配性权力的行动者所压制、控制或吸纳。因此,他们要么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要么自愿服从、默认、忍受或屈服于社会不公正状...
关键词:社会公正 社会不公正 支配性权力 反支配的权力 
廉政的规范分析:以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质量为视角
《甘肃理论学刊》2015年第6期21-26,共6页樊凡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Z10902150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ZZ005)的阶段性成果
廉政本意指的是政府官员在履行职责时公正廉洁,但是,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异常普遍且非常严重的社会事实,使得人们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腐败和反腐败的问题上。这种有意识的对腐败问题的普遍、强势和持续地关注,使有效反腐倡廉构成当下廉政...
关键词:政府官员 腐败 廉而有政 
民主的局限:哈耶克政治思想研究
《南海学刊》2015年第4期28-33,共6页樊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Z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11YJC810031)
民主的价值虽毋庸置疑,但方法论意义上的民主却有着明显的缺陷。以利益之争为基点的民主理论与实践,试图通过政治权力与利益结合的方式化解问题,但却可能强化、固化、甚至恶化了问题;以公共选择为视角的民主理论,假设人们在政治实践中...
关键词:哈耶克 民主 局限 法治 
迈向更具包容性的沟通型民主——评艾利斯·扬的《包容与民主》被引量:2
《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1期132-140,共9页彭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公民社会公正感调查与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绩效研究"(项目号:12CZZ00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居民社会公正感调查研究"(项目号:11YJC810031)的阶段性成果
艾利斯·扬(Iris Marion Young)是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新马克思主义者和女性主义者,同时也是多元文化和差异政治的积极倡导者。艾利斯·扬一生著述颇丰,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其著作已经被翻译为包括德语、西班牙语、...
关键词:包容性 民主 政治哲学家 马克思主义者 Gender 差异政治 女性主义者 国际学术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